新浪财经

老年人买基金 当心四大误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7日 06:12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基金行情持续走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开始涉足基金市场。对比起年轻人,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总是要差一些,常常想当然地就去买基金,可是这基金不比别的,一不小心可能就把养老钱损失了。所以,这里提醒老年朋友,可不要一不小心就踩到误区里了哦!

  误区之一:贪便宜

  王大妈:我要买只基金。

  工作人员:嗯,请问您要买什么基金呢?

  王大妈:哪只便宜我买哪只。

  工作人员:……

  这样的事情在银行里发生可不是一次两次了,王大妈把平时在菜场买菜的道理带到购买基金这儿了,难倒了工作人员。对此,华夏基金的

理财顾问孙雪洋提醒:买基金可不是买菜,不是越便宜越好!孙雪洋介绍说,基金最初发行都是1元,随着基金公司对这只基金的运作,比如炒股、买债券,1元的基金就开始升值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基金价格。所以,基金的价格反映的是这支基金过去的业绩,净值高说明它以往的业绩好,业绩低则可能是基金成立的时间不长还未增值,或者是以往的业绩不好。所以,基金市场是万万没有“物美价廉”这一说的。不过,对于王大妈这样贪便宜买基金的基民来说,最好还是能补一补有关基金的知识,不然下次可能就不是闹出笑话,而是损失真金白银了!

  误区之二:望文生义

  宋阿姨:这两只基金哪个好啊?

  张阿姨:我给你看看啊。哦,一只叫均衡,一只叫优选。那买优选!你看那个是均衡着玩儿,人家这个是优选着弄,这个好!

  要不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亲口对记者讲述,记者还真难想象有这样的故事,这里的两位阿姨把基金的名称作为判断基金的标准了。要知道,基金的名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它的操作策略,但很大程度都只是基金公司自己取的名字而已,就像名字里有“美”的人不一定美,名字里有“帅”的人也不一定帅一样。所以,孙雪洋提醒广大基民朋友,挑选基金还是要仔细看看这只基金到底打算做什么,如果实在有困难,也可以听一听银行工作人员的推荐,可万万不能看名字就把基金给买了!

  误区之三:过高期望值

  李大爷:你这只基金一年能赚多少钱啊?

  工作人员:我们今年到现在是90%的收益,未来一年我们可以预计30%。

  李大爷嘀咕:这么低啊,我那下棋的老弟怎么说他的基金半年就翻了一番呢?

  这里的李大爷看来是比前几位强多了,对基金还有些了解,知道现在基金的收益率不小。对于这种有过高期望值的基民,理财顾问孙雪洋表示,今年中国股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所以基金的收益率也是噌噌地往上蹿,但是这种情况是不能保证的。所以,对于基金的收益要有一个健康的预期,如果年收益率达到20%-30%,年复一年下来收益也是很可观的。

  误区之四:保守过度

  李奶奶:我听说这

货币基金最保险,是不是啊?那我就买这个。

  这位李奶奶还了解货币基金最保险,看来是对基金有不少了解了。不过她还是踏入了一个误区:一味求稳,丧失了买基金的意义。嘉实基金理财顾问翁江表示,过度保守会严重影响收益率。货币基金虽说是基金中最保险的品种,但收益率差不多等于银行存款了,所以一般是适合短期内就急着用钱的情况,长期投资很不划算。对于老年人,平衡型的基金已经有不错的抗风险性了,若是自身的承受力强,老年人选择作风比较稳健的偏股型基金也未尝不可。见习记者 朱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