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QDII资格额度获批加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 08:45 证券日报

  基金QDII资格、额度获批加速

  个人投资渠道正在日趋多元化

  □ 本报记者 家路美

  近期,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拿到了QDII资格,外管局批出的投资额度也远远超过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专家认为,国内居民个人正在通过购买基金QDII产品,使自己的投资组合向多样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但未来几年内,国内基金公司将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基金QDII将规模更大、品种更多,风险防范任务也日益繁重,因此,预计监管力度将不断加强。

  基金QDII获批加速

  近期,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拿到了QDII资格,外管局批给基金公司的投资额度也远远超过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市场人士认为,未来几个月内,如果按照现有形势发展,QDII产品的热销将促使更多基金公司成长为规模超千亿的巨无霸。

  自《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实施后,已有南方、华夏、嘉实、上投摩根、海富通、华宝兴业、长盛、工银瑞信等八家基金公司获得QDII资格,其中,南方、华夏、嘉实已完成QDII产品的募集,上投摩根定于今日上市发售,海富通、华宝兴业则忙于产品发售前的准备工作。据了解,除上述公司外,景顺、博时等公司已向管理部门提出了资格申请,将有更多基金公司加盟QDII投资队伍。比照管理层发布的QDII业务申请标准,目前大约有20家基金公司符合规定。这就意味着,基金QDII的发展空间仍有很大潜力。

  QDII投资额度方面,2006年9月,外管局批准华安公司5亿美元,这是央行5号令后,境内首家获批的基金公司。今年9月,外管局批准华夏公司25亿美元(稍后又追加25亿美元),批准南方公司20亿美元,批准嘉实公司50亿美元。目前,华安、南方、华夏、嘉实四家基金公司已获投资额度合计145亿美元。而来自监管层的信息表明,对于基金公司QDII资格的审批,管理层的态度是成熟一家批一家。如果这20家公司在今明两年全部获批,2008年将有多少购汇额度掌控在基金公司手上?

  市场人士认为,未来几个月内,如果按照现有形势发展,QDII产品的热销将促使一部分基金公司成长为体形更为庞大的巨无霸。目前,三家基金公司的QDII产品获巨资追捧,其资产管理规模迅速壮大,公司的品牌地位和实力也相应提升。业内人士称,截止今年8月底,我国共有59家基金公司,其中9家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超千亿,随着QDII制度的实施,必将有更多公司规模突破千亿大关。

  个人投资渠道日趋多元化

  目前,市场上的QDII基金产品炙手可热,华夏全球精选、嘉实海外中国

股票首日便现抢购一空,刚刚掀开面纱的上投摩根也早早显示出门庭若市的派头。一系列迹象表明,国内居民个人正在通过购买基金QDII产品,使自己的投资组合向多样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从地域角度来看,居民个人的投资范围一下子“走出中国,冲向亚洲”,甚至延伸到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其中,嘉实海外中国股票的投资重点是海外中国股票,主要目标是港股以及在新加坡和美国上市的主营业务收入至少50%来自中国的上市公司。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的投资重点是具有“高成长、低估值、高股息”的亚太区证券市场或在其他证券市场交易的亚太企业,包括但不限于澳、韩、港、印及新加坡等区域证券市场(日本除外)。华夏全球精选主要投资于美欧、日本、香港以及新兴市场等全球市场。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则涵盖4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并在全球范围内精选出10个市场重点投资。引弓待发的基金公司也怀揣着全球梦想:工银瑞信的思路是放眼全球,重点投资在香港、美国等地上市的内地公司股票及全球范围内受惠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境外公司股票;长盛则准备推出国内首只全球行业精选基金,重点配置全球市场景气行业,充分分享来自于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的双重经济增长,而不是突出单一区域增长。

  从投资品种来看,民民个人的最终选择也称得上丰富多彩。据了解,南方全球精选配置作为第一只试探性的QDII产品,其投资计划略显慎重:在发达市场投资最具代表性的指数基金来获取稳定、长期的平均收益,在新兴市场投资指数基金和主动型股票基金以分享超额收益,在香港直接投资股票以获得超额收益。华夏全球精选和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则表现出积极进取性,主要投资股票,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华夏准备采取“自下而上”的策略,以国际化视野精选具有良好成长潜能、价值相对低估的行业和个股,其股票仓位将超过基金资产的60%(港股、H股占比30%左右);嘉实也打算多多买进在境外上市的内地金融、能源、电信等蓝筹股,以及部分仅在海外上市的优秀公司如中国电信、百度、蒙牛等。长盛公司则表示,在美元长期贬值的背景下,该公司将推出一款全球产品,从风险分散与外汇篮子管理的角度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一条国际

理财渠道。

  监管力度将不断加强

  对于此前一直在国内资本市场扑腾的机构或居民个人来说,如今乍一跳到国际资本的大海里,难免要“安全第一”,多练几招防身术。专家认为,未来几年内,国内基金公司将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基金QDII将规模更大、品种更多,风险防范任务也日益繁重,因此,预计监管力度将不断加强。

  业内人士称,现阶段,居民个人投资基金QDII仍需面临多重风险,包括

汇率利率风险、市场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目前,国内基金管理人员在国际资本市场投资经验、技术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但QDII产品就受到广大投资者的热追。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居民的初期投资规模非常大,而且,其中一部分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可能并不是很高,因此,从维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稳定的角度来讲,规范QDII运作、降低QDII投资风险是目前一个重要问题。

  所幸的是,监管部门对QDII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这就决定了从监管层面上,QDII的未来发展会步步趋向规范。证监会副主席桂敏杰在日前举行的中法基金业研讨会上说,相比一些比较发达的基金市场,中国基金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点。未来,证监会将积极稳妥地推动具备一定实力的基金公司开展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业务试点。他指出,中国基金业尽管一直在稳步推进对外开放,与境外市场的联系也日益密切,但目前基金投资者、投资工具、投资区域都局限在中国境内,投资于境外市场的QDII基金业务才刚刚起步。业内人士认为,近期QDII资格、额度的批量下放,仅仅是QDII下一步快速发展的前奏,随着大量QDII资金正式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投资运作,可能会有此前未曾完全预料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出现,相信管理部门会及时跟进,针对QDII具体操作中出现的情况,及时出台监管措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