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QDII额度首超QFII 你会投资海外股市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9日 06:00 每日经济新闻

  凌建平 郝匀嘉 每日经济新闻

  主持人: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公告,已于9月26日核准华夏基金增加境外证券投资额度25亿美元,同时批准嘉实基金经营外汇业务并核准其境外证券投资额度50亿美元。至此,境内机构获得的QDII投资额度已超过300亿美元。市场人士认为,近期监管部门加速QDII业务审批的意图十分明确,既有利于通过QDII产品部分缓解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同时又能够给A股降温。

  而根据相关数据,到目前为止,获批的QFII额度数量也没超过300亿美元,而且还没有用完。也就是说,QDII额度已经首度超过了QFII额度,更重要的是,似乎目前QDII的潜在市场还很大,因为现在并非每个人都可以购买到QDII产品。那么这样的事实是否说明目前高企的内地股市魅力正在减退,还是内地投资客对于海外投资过于冲动呢?

  大众评判台

  励俊:项目贫乏

  QDII额度达到了300亿美元、并超过QFII说明两个问题:其一是国内已证券化的优质项目贫乏;其二是国内资金实在充裕,资金分散投资的愿望强烈。对于这个现象,我觉得今后我们应该考虑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国内的优质资产也应该首先考虑在内地股市上市。

  郝彬彬:用心良苦

  在承认了目前股指高度的前提下,管理层寄希望于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指数的过快上涨,不断地分流稀释资金来防止泡沫过度积累是其主要手段,而股指期货的推出等是其震慑性武器。

  岑旭:在意料之中

  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股指也已逼近6000点的高位,市场风险越来越大,所以将热钱 “分流”出去就显得尤为迫切,QDII的高速扩容正体现了管理层的监管思路。今后还有更多QDII产品的推出当在意料之中。

  李旭阳:客观因素

  QDII的高速扩容有益于拓宽内地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使其理性投资、分散投资风险。从这方面考虑,目前QDII的高速成长有其客观因素。不过,在QDII大批放行的背后,在巨额资金流向海外的时候,我们这样在内地股市鏖战的小散户不知能得到些什么?

  ◆沸点特稿

  投资回报是衡量QDII的标尺

  曹中铭

  QFII与QDII的先后问世,反映出管理层“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思路。

  相比于国内证券投资基金,QFII以其稳健与长期投资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尽管此轮由股改引爆的大牛市行情中,QFII的投资回报稍逊于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但并不能因之抹杀QFII对A股市场的良好影响。

  价值投资理念虽然已被广为接受,但A股市场的资金市的本质并没有丝毫的改观。在一个资金推动型的市场中,大量场外资金的蜂拥而入意味着什么是无需多言的。

  但正如事物都有两面性,流动性泛滥既造就了大牛市,同时也蕴藏着大风险。至少到目前为止,市场中股价高、市盈率高、风险高的“三高”特性已暴露无遗。此时,避免市场出现大起大落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去年以来央行的密集加息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银行系QDII的试点与启动,今年特别国债的发行、港股直通车的将要开闸,以及近期红筹股的加速回归等诸多措施,其目的无非是为了缓解流动性过剩。在此背景下,基金系QDII产品的核准发行亦在情理之中。

  下半年市场上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基金。权重股、基金重仓股的大幅上涨,不仅一扫基金上半年的阴霾,而且其财富效应还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变身为基民。南方、华夏基金QDII产品申购的火爆场面显然与之密切相关。

  银行系QDII已经推出、基金系QDII亦成功发行,相信券商、信托、保险系等的QDII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也会与投资者见面。笔者以为,QDII规模超越QFII其实乃市场发展的必然。

  而问题的关键则在于,这些QDII产品能够给予投资者怎样的回报。A股市场目前虽说风险大,但大牛市的格局没有变,流动性过剩依然存在,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没有减速,投资者获取收益的机会仍然不少。如果QDII产品的收益率低于国内市场,显然对其今后的发行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更何况,投身于QDII,中间还存在

汇率损失方面的风险。所以内地投资者还须三思而行。

  凌建平 郝匀嘉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新闻:

  基金QDII港味渐浓 持有人散户化

  嘉实QDII基金今起发行

  上投摩根QDII获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