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新基金发行首日告罄可能再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6日 05:22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齐轶 北京报道

  尽管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利率,老百姓“储蓄搬家”的决心仍旧异常坚定,包括基金在内的各种理财产品持续热销。专家预期,新基金发行“首日告罄”的情况有望得到延续。

  资金持续流入基金

  本月12日,南方全球精选基金发行首日即吸引资金近500亿元,完成300亿元募集上限,一天内就结束了基金发行。市场调查显示,投资者对将于27日发行的华夏全球精选基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此外,嘉实、海富通公司等将在节后推出的新产品也引起了基民的关注。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居民存款意愿连续四个季度下降。早前,央行公布的金融运行数据表示,8月份当月,居民户存款减少了418亿元,同比减少1616亿元(去年同期增加11亿元),居民户存款年内第四次出现负增长情况。

  调查同时显示,更多的居民认为“购买

股票或基金”比储蓄更合算,其中,居民对基金的投资偏好明显高于股票。调查称,反映基金为家庭拥有最主要金融资产的居民占比达25.4%,再次刷新历史纪录,比上季度提高5.4个百分点,而反映股票为家庭最主要金融资产的居民占比,从上季度的历史高点12.8%,回落至10.2%,下降了2.6个百分点。

  实际生活中更为直观的现象是,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都受到资金追捧,“持续营销的基金,一天进几十亿元,不搞营销的基金每天也都是净申购,几亿元、几亿元地进来。”泰达荷银基金公司总经理缪钧伟说。

  央行统计报告分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在于我国

汇率、利率和资产价格同时被长期压制或低估,从而导致各路资金的持续流入和资产、资源价格的上涨。

  业内专家认为,这种局面可能还需要用数年的时间,以较大幅度的升值、适当的升息、回收流动性和资产价格上涨为代价,才能逐步达成新的平衡。而在这样的阶段中,相伴随出现的就是老百姓不断的“储蓄搬家”。

  全球配置是理性选择

  近期将发行的新基金几乎都是QDII产品。这也与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已处于全球股市的高端,监管层希望借以分流国内资金减少A股风险密不可分。此时,选择将自己的部分资金配置在全球市场对国内投资者而言,也是理性的选择。

  虽然上半年A股在国人眼里红得发紫,但回报率在全球也仅排第九,仍有许多新兴市场的回报率要高于中国市场,埃及、阿根廷、秘鲁、印尼最近三年的年均回报率均在中国之上。同时,也有许多成熟市场的回报率要比中国市场稳定,在过去10年里,芬兰的年均回报率为14.22%,澳大利亚为12.98%,明显高于中国市场。

  “A股是否接近山顶,这不是我们能准确预知的,不过就连追求相对排名的公募基金经理都焦躁不安时,作为非专业的基金投资者的我们是否该未雨绸缪了”,联合

证券基金分析师冶小梅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