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投资基金还得靠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4日 02: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张大伟 漫画

  ⊙丁志松

  开始我做基金同做股票一样,1999年安信基金发行,同新股一样摇号,我投入五万元,中了1000股,上市那天溢价涨到1.72元,因为填单子交易,速度较慢,我在1.68元上抛掉,赚了600多元。

  那时做股票很热,我因为资金少,又没时间去炒股,加上信息闭塞,操作上我以打新股为主,我搞建筑设计赚的钱,加上工资、奖金总共几万元开始慢慢滚大。后来发现

封闭式基金很好,我挑了两个陆续买入,在1.40-1.50元上买入安信、裕阳10多万股,当时每年都有不错的分红,有每股0.42元的,也有0.58元的,光红利就分了10多万,经过考虑我把红利和打新股得来的钱及平时的积余进行了再投资,到2001年我持有基金几十万股。2002年后,股市渐渐走下坡路,除了几千股上海机场等股票外,我还是坚持持有基金,每年有或多或少的红利,最少每股只有几分钱,但还是比存银行合算。2003年、2004年我在许多基金0.7、0.8元多一股时,又补仓了10多万股,摊薄了成本,每股基金成本降到了0.82-0.99元。最低时安信、裕阳每股只有6毛多,但我不敢再补仓,怕家里有急用。那段日子很难,最多时我账面亏损很大,把赚的钱全部赔进,还亏损本钱40%多;老婆问我,只有摇头。我不敢再补仓,也不甘心割肉,很长一段时间不再去想这件事,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转机终于来了,2006年上半年股市开始启动,套牢的股票全部上涨了,我先把它们全部清仓,但基金一直没动,每几天看一下,看着它缓慢地上涨,心里很急,到10月份基金终于突破一元面值,我的基金全面收红。那时我对股市的前景心里没底,到了2006年12月底,在老婆的一再催促下,在1.40元、1.60元把基金全部抛掉了,这次长线投资,前后历时6年多,终于有了40%多的收获。

  通过这次之后,我认真总结,2007年从几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去办了网上交易、银证转账,二是订了证券报,三是每天上网了解行情,做好功课,制订好第二天的操作策略。

  2007年上半年大盘反复几次大调整,我一直看好后市,但在具体操作上,以中短线为主,低吸高抛,并且成功地躲过了几次大跌;虽然每次只赚10%-15%,但由于投入资金逐渐增大,因此屡有收获,除了安信、裕阳外,我又研究发掘了安顺、科瑞、久嘉等好基金;以后又发现封转开题材可以做,我选了即将到期的安久、融鑫、鸿飞等基金,趁大盘大调整时低吸了几十万股,两个月后,安久到期,连着两个涨停,又有不少收益,考虑到这只基金去年以来业绩不错,又有高分红,我决定一直持有,转成开放式基金,长线投资,相信有专家

理财一定会有不错的收益。

  亲戚朋友听说我做基金有些心得,向我咨询,我把我的投“基”经说了一遍,然后建议他们也选几个封闭式基金去做,这样能保证每年有稳定的收益。经过半年的时间,他们的账户收益已超过30%,也许全年收益会超过60%。

  回首过去,我的投资收益90%来自封基,只有10%来自股票。去年以来我的资本增长了100%多,因此我制订了将来的投资策略,把50%的资金购买大盘、折价率高、有高分红预期的封基,30%的资金做封转开基金,20%的资金投资一些蓝筹股、有色金属股或未股改的S股,这样的布局能使投资风险降到最小,既保证一定比例的收益,又能让我平时也有一些操作。“5.30”以来投资风险明显加大,但封闭式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强于股票,我投资封基仍有不小的收益;但由于股市反复无常,所谓“进二退一”、“进三退二”,起落太大,所以我的布局设想只完成了一部分。我从心里期待一个稳定发展的股市,希望真正的“黄金十年”,待机会来临,我还会全仓进入,相信投资专家的理财能力,进行封基的中长线投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