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买基金选时不如选组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7日 05:50 杭州网-杭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朱雪利)“买基金不到3个月,基本上见不到什么收益。”“买基金不能做波段,你去判断哪里是低点,哪里是高点,就跟判断指数一样,太难了。”在上周六本报与浦发银行联手推出的财富讲座上,天治财富增长基金经理李红兵表达了他对于基金投资的看法。 加息也许会是最后一根稻草 谈到上周五央行的加息,李红兵认为大家应该警惕风险。“最近国家对资金面的调控措施密集出台,提高准备金率、发行特别国债、不到一个月两次加息。加息一次市场没反应,两次没反应,但是总会加到市场有反应的那一次。”李红兵说,等到这些政策累积到一定程度,某一次加息可能就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尽管对于牛市基础,李红兵依然保持信心,但他对近期的市场有明显的忧虑:“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资金面,一个是周边股市。”而对周边股市的状况,他并不乐观。他提醒,大家应该关注美国次级债的影响,因为这个风波可能还没有结束。目前市场上有个观点认为,美国股市已经处于头部区域。 基金低买高卖不容易 李红兵在对证券市场的走势和下半年看好的行业进行分析后,很多投资者纷纷提问交流。一位中年投资者讲述了她的基金投资经历:“我炒了十几年股票,今年7月份才开始买基金,1元钱买了大成优选,后来开出了1.3元左右,我想想有得赚就卖掉。后来这只基金又跌到1.14元,我又去买来,到1.19元再赎回。回头算算,我最后竟然只赚了32元钱。” 同样是证券市场的投资报告会,同样是由基金公司的专业人士主讲,来听讲的投资者想听的内容却已经发生了改变。 就在今年7月初类似的一个讲座上,主讲人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来听讲座的有6成投资者是股民,只有4成不到的投资者买过基金。而上周六的讲座上,前面7个提问者,除了一位问到股票,其余的都直接咨询如何进行基金投资,其中大部分基民的问题是,现在还好不好买基金? 对此,李红兵强调基金不适合做波段操作。首先,投资者很难把握低点和高点,其次,基金买卖的手续费远远高于股票,如果一个月内频繁进出,可能几乎没赚到钱。现在的点位好不好买基金?李红兵说:“选时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太难了,所以还不如放弃这个问题,考虑一下资产配置的问题。”他认为,眼下基金投资者只看到收益,而看不到风险,把钱全部投在风险很高的股票型基金或者指数基金上,对于那些收益增长相对缓慢但风险较低的配置型和平衡型基金则不屑一顾。对于风险承受能力不是很大的投资者,李红兵建议,应该做一个基金的组合投资,如把钱按一定比例分别投资于股票型基金和配置型或平衡型基金。 基金投资也可打“组合拳” 进入9月以来,“震荡”成了股市的主旋律,不少股民集体“大跨栏”改做基民。投资基金也一样,投资者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就要求投资者根据自身的特点如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期望收益率等设计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 虽然2006年以来股票型基金的收益可观,但一味购买股票型基金将使投资者的风险增大。“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也适用于基金投资。将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通过一定的比例搭配进行组合投资,可以进一步优化整体投资的收益和降低风险水平。 开放式基金可以分为股票型、配置型、债券型、保本型及货币市场型等类型。比如股票型基金的收益和风险较高,如果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而且用于投资的资金在较长时间内可以不动的话,可以采取较为激进的投资策略,把较多的资产配置在股票类基金上,以保证组合的较高收益;混合型基金风险稍低,收益相对稳定,求稳健的投资者可将其作为投资组合的主体;配置型的基金股票仓位比例灵活,波动性相对较小,进可攻、退可守,收益尚可;货币市场基金等的收益低但能够降低风险,厌恶风险的投资者可以增加其所占比例。这样,利用不同的基金品种进行组合,就起到了优化收益与降低风险的作用。 如何进行基金组合?首先,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一个明确的投资目标,然后选择3至4只业绩稳定的基金,构成核心组合,这是决定整个基金组合长期表现的主要因素。在设置核心组合时应遵循简单的原则,注重基金业绩的稳定性而不是波动性,即核心组合中的基金应该有很好的分散化投资并且业绩稳定。 在核心组合之外,可考虑买进一些行业基金、新兴市场基金以及大量投资于某类股票或行业的基金,以实现投资多元化并增加整个基金组合的收益。小盘基金也适合进入非核心组合,因为其比大盘基金波动性更大。例如核心组合是大盘基金,非核心搭配则是小盘基金或行业基金。但是这些非核心组合的基金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对其要小心限制,以免对整个基金组合造成太大的影响。 组合中的基金并非越多越好。同类型的基金数目过多,并不能有效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反而基金投资过于分散,一是不利于跟踪分析,再者可能会影响整体的收益水平。那么,到底在组合中持有多少基金最佳呢?这并没有定律。需要强调的是,整个组合的分散化程度远比基金数目重要,如果投资者持有的基金都是成长型的或是集中投资于某一行业的,即使基金数目再多,也没有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建议比较可行的做法是,集中投资于几只可为投资者实现投资目标的基金,再逐渐增加投资金额,而不是增加核心组合中基金的数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