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抢基金 谁在5000点上强挖金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 06:5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存银行是“愚昧”的,炒股是危险的,买房是买不起的,老百姓的钱还能干啥?买基金呗…… 8月,基金火热。8月13日,中邮核心成长基金吸引近600亿元申购资金追捧;8月15日,限量100亿的华安策略优选基金集中申购首日即告售罄,当天集中申购金额超过700亿元。据统计,新基金发行数量加上老基金拆分,8月基金新增资金达到了近2000亿元。 谁在A股市场5000点的历史高位上急吼吼地“抢”基金,此时的基金投资能否实现预期的收益率,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被“挤”入市场的基民 小余是个循规蹈矩的公务员。一年前,股市对她来说还是遥不可及。在她眼中,炒股票的都是“有钱人,也都是胆子大的。” 自认为与“有钱”和“胆大”都不沾边的小余对股市也从不关注,安心地将一点余钱存入银行。让小余“觉醒”的是办公桌对面的大姐。今年来,家庭收入状况与自己相近的大姐明显变“阔”了。细一打听,大姐在银行工作的老公前年底因为完成任务的需要买了几万元的基金,由于一直没有卖,到今年的收益率超过了300%。 收益300%的刺激自然是强烈的,但除了外部影响,生活支出的高涨也迫使小余不得不认真考虑理财的迫切性。CPI指数今年来连续数月超过3%,7月份CPI更高达5.6%,小余直观地感受到了通货膨胀的力量。小余发觉,越节俭越精打细算、把钱存在银行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存款越会无形“缩水”得厉害,因为通货膨胀这个怪兽能侵蚀你的财产于无形。 统计测算显示,1984年的1万元现金到2004年实际只能买到价值2100元左右的商品,“钱越来越值钱”在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 “开了窍”的小余不得不给自己的钱找出路,而买基金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基民从“中产”到“工薪” 随着价格增长从资产传递到消费品,普通人也认识到必须通过投资来保卫自己的利益时,能够进行“投资”的房地产和股票价格都已经高高在上了。“房地产这趟车的门票,普通人已经买不起了”,业内一位专家指出。随着股市点位的增高,个人炒股赚钱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但基金投资的门槛是1000元,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这样的门票是可以支付的,大家几乎是别无选择地登上了基金投资这趟车。 基金公司提供的数据也显示,相对深圳、上海等一些大城市,今年来基金发行增量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一些二、三线城市。中邮基金人士介绍,该基金在云南边陲小镇腾冲的销售非常好。 泰达荷银人士介绍,旗下新进行拆分的一只百亿基金中包括40多万新客户,人均基金购买量两万多元。该数据较以往有下降,参与基金投资的已逐步从“中产”阶层向“工薪”阶层扩散。 近日,普华永道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1300万名投资者购买了基金,预计未来三年内,基金个人投资者的数量还有望增长将近3倍,达到约5000万。 前途并非一帆风顺 值得关注的是,并非所有投资者都对基金有足够的了解和风险承受能力。买基金稳赚不赔成了不少投资者认定的道理,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对出现亏损的心理预期不足。但市场的风险确是日益明显的。随着A股市场一路上涨,我国整体市盈率已是全球第一,绝不是个能轻松投资的好地方了。 “作为理性的投资者,我现在在市场上找不到比较满意的投资对象。”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李旭利说。中国证券市场流通的市值不足6万亿,储蓄搬家对证券市场的冲击效应足以让股市形成一个巨大的泡沫。 基金自身的不断膨胀也是未来风险的隐患。在2001年到2004年的大熊市中,基金行业整体表现不错,每年都能战胜比较基准。但专家指出,基金能轻松战胜市场的时候是因为他自身的市场份额还比较小,“找个乌龟壳可以躲起来”。一旦未来基金成为了市场的绝对主力,情况将发生改变,它将面临缺乏交易对手等众多问题。目前我国基金资产已接近2.5万亿,仍旧有继续扩张的趋势,已经是市场上的绝对“老大”。 “有一天当基金大到自己就是‘市场’时,一旦市场出了问题,你还能往哪里躲呢?”李旭利说。 中国证券报 卖基金 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排名靠前的基金涨势喜人,是时候卖掉基金收回成本了? 落后于人的基金着实恼人,是不是应该卖掉这只扶不起的“阿斗”? 卖基金同样有策略,在卖出之前,不妨先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卖掉基金,你还有更好的投资方式吗? 投身股票还是房产、抑或把资金放在银行活期?可能你会发现自己很难找到一种比基金更合适的投资方式———不需要那么多的精力投入、钱再少也能投资等等。自2001年华安、南方、华夏等基金公司发行设立了三只开放式基金,拉开了国内开放式基金发展的序幕,凭借专业投资,基金为投资者赚钱也毫不含糊———偏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整体在过去五年的复合收益达到270%,超过同期上证指数涨幅近80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个更好的投资渠道,让基金一直保有闲置资产可能是效率最高的投资。这一点已经超越了市场走势、短期波动,而是从人生财务规划的角度来选择一种能伴随一生的投资。对此,你想好了吗? 问题二:你持有的基金发生变化了吗? 默认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之前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值得信赖,这家公司品牌不赖……这些曾经吸引你的要素改变了吗?当这些条件发生了变化,那么基金的基本条件也就发生了变化。一只基金为什么要换基金经理人呢?一般是由于以下原因:可能是基金经理与公司理念不相符,也有可能是基金经理人表现太好,被别人挖墙角。也有可能是基金经理表现太差,公司不得不换人。假若是基金的基本条件变差了,而且基金的业绩随之也走下坡路,可以考虑将该基金转换成其他的基金。 问题三:市场发生变化了吗? 假设这个时候你还满手股票型基金,就应该调整策略,因为市场下跌时,只会让自己拥有的股票型基金净值持续缩水。因此,这个时候应该转换成比较保守的基金,比如债券型基金。但问题在于:这一场牛市结束了吗?如果没有,继续持有吧!本报综合 买基金 要像挑衣服一样 基金这么多,买新基金还是老基金? 股指已攀上5000点,还能不能投资指数型基金? 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孰优孰劣? 上周三,本报“金牌理财师沙龙”走进光大银行成都分行,该行金牌理财师邓俊、李旻与商报读者现场交流,一场关于如何选基金的零距离对话就此展开。 理念分享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鲜花、咖啡、水果、西点……当商报读者步入本期的金牌理财师沙龙时,都对眼前的景象感到惊讶。光大银行成都分行的多功能厅,被布置成一个流光溢彩的沙龙,在轻松的氛围里,读者们一边享用着咖啡,一边分享金牌理财师的精彩观点。 观点一 不要把所有的钱投在基金上 “在这里,我与大家分享三个投资基金的理念。”邓俊告诉眼前50多位热心读者,这些理念,或许将改变不少人的投资思路。 不要把所有的钱都投在基金上。去年以来,由于资本市场的复苏,原本遭人遗弃的基金受到追捧,刚刚公布的半年业绩显示,323只基金上半年实现净收益3640亿元,超过前7年总和。 目前不少投资者纷纷加入基民行列。邓俊认为,基金作为一种专家理财工具,的确有独到的魅力,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即便是货币基金,同样存在亏损可能。” 观点二 像买衣服一样挑基金 买什么基金最好?买适合自己的基金最好。邓俊表示,投资基金就如同去商场买衣服,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据称,目前的开放式基金主要包括四大类: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和货币型,它们固有的特点就决定了其投资风格,也必然会导致在同一个市场里,取得的收益存在较大差异。 “股票型或许大家最熟悉。”邓俊说,这类基金要求投资于股票的资金不低于60%,在股市行情看好,挑选股票较准时容易取得较高收益;反之,将面临较大风险。 相比而言,混合型基金要求投资于股票的资金则灵活得多,“最低时只需要25%。”邓俊表示,这使得这类基金在投资上比较灵活,进可攻,退可守。 他认为,如果你是年轻人,有较大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多选择一些股票型基金;如果你年纪偏大,建议挑选混合型或债券型基金。此外,邓俊认为基金只是一种普通理财工具,投资者应该考虑把它与另外的工具结合起来,搭配着使用。 观点三 不能像炒股一样炒基金 “基金不是股票,它不能用来‘炒’。”有着多年基金研究经验的李旻告诉大家,投资基金要坚持长期持有。很多股民喜欢做波段,一旦看见手上的股票飘红,就赶紧卖掉套利。李旻认为,股票是一家单纯的上市公司,擅长做短线的投资者确实能赚钱;可基金不同,它的投资都是一个组合,短时间内暴涨暴跌概率不大,不适合快进快出。 投资基金并非都要一次性拿出很多钱,“比如定期定额投资”,李旻表示,大家千万不要嫌钱少,不要小看每个月的100元、200元,只要你长期坚持,到头来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聚沙成塔就是这个道理。” 现场对话 根据行情选基金 两位金牌理财师言简意赅的投资理念,多次迎来了在场听众的掌声。在分享过这些投资理念后,迫不及待的听众开始轮流发言,就自己最关心的话题与邓俊、李旻面对面交流。 提问:现在大盘指数都超过5000点了,那指数型基金还能不能买呢? 邓俊:指数基金是一种被动型基金,它配置的上证指数权重股较多,如果你认为目前的5000点还不算高,还有上涨空间,买这种基金就能赚钱。 提问:现在基金这么多,到底买老基金好还是新基金好? 邓俊:买基金,关键是要看大盘。新基金、老基金不能一概而论,但从多年的经验看,老基金要略胜于新基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基金有3个月封闭期,在这段时间里,基金持有人是无法操作的。 提问:基金分红了,该选择现金分红还是红利再投资? 邓俊:看行情。如果是处于牛市之中,现金分红显然就不如红利再投资。如果遇到熊市,建议选择现金分红。 提问: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究竟哪种更好? 邓俊:投资者首先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封闭式基金有固定份额,开放式基金没有;封闭式基金有有效期,开放式基金没有;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在交易方式、获利手段等方面也不一样。选择哪一种,关键是要看大市。 提问:牛市里可做基金定投,如遇到行情变化进入熊市后怎么办?难道也继续定投? 邓俊:经济、股市、基金都有一个周期性,牛市的行情肯定不会长期维持下去,所以基金定投也不应一成不变,我们通常建议在3~5年比较适合。 本报记者 杨斌 实习记者 江英 摄影 程启凌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