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上投摩根老鼠仓事件:公募基金经理批量退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09:00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讯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在上投摩根的特殊时期,我不会选择离开。”5月25日下午2点,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吕俊对记者说。

  吕俊是在回应外界有关他辞职传言时,做出上述表述的。

  与吕的坚守相比,公募基金经理的新一轮辞职风暴却有山雨欲来之势。

  辞职风暴

  5月25日下午,记者联系上江晖和徐大成二人。

  此前,记者已获知确切消息,证实江晖将去职工银瑞信,选择私募;工银瑞信方面也预计近日将对外发布公告。

  江在电话中对记者提出问题,未予答复。

  据知情人士称,徐大成在今年早些时候即向公司递交辞职报告,只不过富国一直强加挽留。但近日,徐的去职意愿更为坚决。

  除江晖、徐大成之外,亦有多家基金公司经理辞职事件。公开数据显示,从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共有66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发生变动:其中2006年12份11只,2007年1月12只,2007年2月18只,2007年3月25只,呈逐月上升趋势。

  据多位基金投资总监透露,目前公募集体低迷。

  唐建事件凸现的法律风险,将公募身上积蓄已久的薪资、压力、风险等多重抱怨一下子释放出来。

  “顶着每月排名的压力,还有极大的法律风险,不少基金经理对公募这个行业已经彻底失去信心。我觉得很有可能掀起新一轮辞职风潮。”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表示。

  

证监会从容应对

  对于多位基金经理的辞职风暴,证监会一位官员表示,有所耳闻。但他似乎并不认为,这将掀起新一轮潮流。

  “没有上市公司的业绩、没有资金的流入,能成就这轮牛市吗?”这位官员说,“公募基金经理不能高看个人能力”。

  有投资总监表示,持有人对基金经理的选择成本极其高昂。现任的基金经理,不少经历过从熊市到牛市的完整周期,其不断成熟乃是透过几十亿甚至百亿资金的打磨而成。

  另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则表示,尽管以前也时有基金经理跳槽私募的案例,但毕竟行业里面最优秀的多数都坚守了下来。

  “但这一次,很可能是彻底击溃了我们的信心。不少人对公募已经失去了兴趣,即便是一些研究员都可以选择到券商,整个行业最严重的后果将是面临洗牌,人才将不得不重新培养。”他说。

  (敏华/编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