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基金挖角战再爆冷门 江晖出走传言变成现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04:19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大牛市除了带来基金规模大扩张外,也促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高层人才流失大潮。引入瞩目的是首家银行系基金工银瑞信公司投资部总监江晖最近也加入到了转投私募的行列中来。这是今年以来继博时基金金牌基金经理肖华、长盛基金投资总监闵昱、建信基金研究总监蒋彤等基金行业高层人才投身私募之后又一起重要的公募基金高层人才流失事件。

  ◇本报记者 王文清

  江晖出走:从传言变成现实

  记者今年五一节期间即听到了江晖可能辞职的消息,但未获得证实。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银行系基金公司的投资部负责人和业内知名的基金经理,当时来看江晖离开工银瑞信的可能性似乎并不大。

  上周六,工银瑞信公司发布公告,表明江晖因个人原因离职。记者打通江晖的电话,但江晖表示在目前阶段他不愿意对此做任何表述,也不愿透露他的正式去向。不过记者从其他可靠途径获得了江晖转投私募基金的打算。

  39岁的江晖是基金投资界的经验丰富的重要投研领军人物之一,曾先后在华夏基金和湘财荷银(现更名为泰达荷银)担任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等重要职位。2005年6月由工商银行作为主发起人的首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成立,江晖加盟担任投资部总监,并亲自担纲了公司首只基金———工银瑞信核心价值的基金经理。江晖奉行工银瑞信基金公司“长期投资、稳定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其管理的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股票组合长期以来换手率极低,资产活跃度长期排名倒数。其重仓的消费、零售、商业地产等品种在去年的行情中收益可观,但在今年上半年的低价股和题材股行情中,江晖坚定持股的投资方法也一定程度受到了市场的挑战,但工银价值仍是在银行系基金中首先跨入了3元的净值大关,不足两年收益超过200%。

  江晖去年底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为百姓创造财富”是他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另外,他相信工银瑞信有潜力发展成为未来国内最大的基金公司,而且由于工商银行的股东背景,公司具有极好的群众基础,与公募基金的定位极为契合,而公司尊重人才、人性化的企业氛围也深深地吸引了他,这些因素都是他加盟工银瑞信的原因。时隔半年,是什么原因促使江晖迅速投身为富人理财的私募基金行列,目前阶段他还不愿意对此作出个人解释。

  业内人士:制度原因主导人才外流

  从肖华到江晖,前途远大、实力雄厚的大型基金公司也无法挽留住品牌基金经理们躁动的心。一方面资产管理规模迅速膨胀,一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合格基金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再加之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出走私募,本来就缺乏后备人才的公募基金,人才外流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严峻课题。

  是什么力量在牵引这一批本来具有坚定信念的基金经理投身私募大潮呢?一位基金公司高管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认为基金经理以及高层投研人员抛弃公募基金原因较为复杂,但其中公募基金关于基金经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个人投资限制是其中无法回避的一个原因。如基金投研人员特别是基金经理个人不能为自己买卖股票、基金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无法开展、基金经理不能购买自己管理的基金等,这些限制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对基金经理的个人价值的货币实现构成了障碍。他认为在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前提下,适当放宽基金经理为自己投资的限制也是值得考虑的改革措施。另外随着牛市的深入,创造了巨大收益的基金公司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和激励制度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迫切性。

  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其实也是牛市的特有现象,就是这些基金经理目前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增长,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性变革和中国经济的强大增长潜力使他们相信,这一轮牛市是自己一生中难得的机遇,因此希望抓住时机尽快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而私募基金个人参股或者按比例分红的分配制度,最契合公募基金经理的心理,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知名的基金经理在去年以来集中投奔私募的原因。

  “股票市场冷了,私募基金对公募基金人才的吸引力自然会减小”,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他认为从综合来看,公募基金为基金经理提供了一个较为优越的成长环境,其中强大的体系支持和与个人风险承担程度相比较为丰厚的收入待遇,这些都是对精英人才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条件。而公募基金经理转身目前还缺乏制度保障的私募基金能否适应,都还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

  工银瑞信:江晖离开对公司影响并不大

  江晖的离开对成立不到两年时间的工银瑞信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记者从工银瑞信有关人士处了解到,江晖辞职主要属于个人原因,也并不是突然的行为,公司对此已有充分安排。另外工银瑞信的投研模式是团队管理制,公司借鉴了工银瑞信成熟的投资管理经验,制定并遵循专业的投资决策流程和投资管理制度,基金管理并不主要依赖于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这也减小了江晖的离去给公司基金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据了解,此前由江晖管理的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将由公司研究部总监詹粤萍和工银瑞信稳健成长基金经理张翎共同担纲。詹粤萍同样也是基金业风云人物,曾任博时基金研究部总监,她管理的工银瑞信研究团队荣获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度最佳研究团队奖,而张翎则是在证券与投资领域拥有8年以上丰富经验的资深基金经理,他管理的工银稳健成长基金去年12月成立以来采取了稳步建仓的策略,建仓完毕后业绩得到极大的提升,目前投资回报率超过49%,根据晨星公司最新统计数据,该基金在同类型基金最近三个月业绩排名中位居前1/3。由这两个人的联袂管理,实现研究与投资的优势互补,将再续工银核心价值银行系领头基金的战绩。

  虽然不可否认,江晖的离去对公司短时间内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也将是暂时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将回归平静,毕竟目前已经不是明星基金经理主导基金公司投研的时代。

  2007年度中国私募基金风云榜

  基金名称 基金经理 资产总值 周收益(%) 四周收益(%) 累积收益(%) 风云排行

  硅谷基金 硅谷子35,985,917 14.22% 52.71% 469.25% 1

  岩峰投资 岩峰7,565,000 20.52% 41.06% 213.12% 2

  微笑如风胡源6,195,376 27.54% 79.88% 202.62% 3

  潇湘基金邱玉强3,727,363 14.41% 47.57% 177.53% 4

  财富基金周杰6,946,841 17.74% 36.21% 159.21% 5

  宝大基金顾宝军5,340,000 2.89% 34.17% 153.08% 6

  快乐投资基金十一郎4,555,660 21.11% 74.77% 119.61% 7

  吴文建吴文建6,332,320 7.14% 22.74% 117.36% 8

  博江基金许升宸2,758,582 10.34% 42.43% 110.58% 9

  艺荣基金潮涌4,050,555 12.86% 19.75% 98.13% 10

  基金名称 基金经理 资产总值周收益(%) 四周收益(%) 累积收益(%) 风云排行

  上海弘信1号弘胜基金管理团队1,108,989 10.88% 17.42% 97.77% 11

  网股基金黎杨3,655,826 11.14% 24.51% 95.49% 12

  民生1号民生1号1,917,600 7.79% 20.02% 91.76% 13

  孢子基金孢子2,690,683 10.61% 18.24% 88.29% 14

  成健投资基金传说11,602,750 3.27% 21.31% 83.85% 15

  风云基金风云4,067,328 2.47% 12.46% 83.80% 16

  杰拉德基金2号杰拉德6,672,321 9.77% 10.96% 81.13% 17

  弘胜基金弘胜基金管理团队1,069,429 0.14% 4.99% 79.50% 18

  长泓基金营业部2,349,808 11.39% 41.02% 79.14% 19

  燕氏基金燕氏3,325,001 17.92% 25.61% 78.60% 20

  备注:1、以上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07年5月25日,资产总值为选手参选账户的资产总值,账户情况经其所在券商营业部的确认。2、报名参加评选的私募基金经理所管理的总基金规模必须在500万元以上,并且2006年的投资收益率达60%以上。选手们在资格审查通过之后,可以用其中某一个100万元以上的账户作为参选账户参加评选,朝阳永续作为业绩见证方,将每周记录其参选账户的实际业绩,据以排名风云榜。3、以上资料由上海朝阳永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www.go-goal.com提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