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失落的世界:2006基金输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 16:58 21世纪赢基金

  本刊记者 丁西/文

  肥沃的土壤里,也不见得每朵花都开得鲜艳。

  2006年,中国股市迎来最光彩夺目的一年,一些基金公司却错过了这班最好的顺风车。中欧、金鹰、华商、信达澳银、中海、天弘等多家基金公司没有发行新基金。

  其中中欧、华商、信达澳银等属于新基金公司,产品发行尚未到位也是情有可原。值得庆幸的是,在今年的基金发行新潮中,中欧基金和信达澳银终有机会分得杯羹,其新发行的基金超过或者接近百亿,成功跻身新兴的“百亿基金”俱乐部。

  相较之下,成立已久的基金公司天弘、中海等在牛市里的“无为”之举,则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惜。

  天弘之失

  注册地为天津市的天弘基金成立于2004年11月8日,是环渤海地区的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股权结构为:天津信托投资出资4800万,占注册资本的48%;山西漳泽电力出资2600万,占注册资本的26%;兵器财务出资2600万,占注册资本的26%。

  根据漳泽电力年报,截至2006年12月31日,漳泽电力在天弘基金原本2600万元的初始投资成本已经降至1890.15万元。其中,2006年度投资亏损达到154.94万元。

  按照漳泽电力26%的持股比例推算,天弘基金公司去年的亏损额高达595.92万元。

  其原因即在于天弘基金唯一的一只基金产品规模太小,2006年的管理费收入仅为200多万,对于动辄年花销数千万的基金公司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目前,天弘旗下仅有一只股债平衡型基金——天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它成立于2005年10月8日。2006年年报显示,该基金净值规模为1.88亿元,该年度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0.36%。相较于绝大多数偏股型基金翻倍的收益而言,天弘基金的成绩难如人意。

  天弘精选公开募集时间为2005年8月22日,托管行为工商银行。这一发行档期和工银瑞信旗下的核心价值基金的发行时间部分重叠。当年市场的不景气以及渠道的挤压,导致天弘精选募集期间的认购有效份额仅为3.39亿份,其中还包括天弘基金自己认购的近0.3亿份。

  大多数基金都有过规模缩水的经历,天弘精选也不例外,成立一年后,目前的规模仅为成立初期的三分之一。为了应对缩水,基金公司普遍通过发行新产品以维持和增加其管理规模。然而,天弘基金却迟迟未有新品面世。

  天弘基金表示,公司曾在2006年中上报了一只货币基金。正当股市迈出牛步之际,大多数的基金公司选择发行偏股型基金,天弘基金何以发行货币基金?该公司的回答是,天弘精选属于平衡型,发行货币基金可以完善产品线,如此有利于投资者做基金品种的转换。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行情大好,加之数只大盘蓝筹股在A股上市,监管层倾向于更多资金入市,因此集中于审批偏股型基金,天弘基金计划发行的货币基金尚未获批也在情理之中。令人遗憾的是,天弘基金此番错过了发行偏股型基金的好时机。

  直到2006年的后期,天弘基金的业绩急剧扭转。公开信息显示,天弘精选2006年前三个季度末的规模分别为2.19亿份、1.25亿份和1.16亿份,同期对应的基金净值分别为1.0075元、1.0310元和1.0489元。到了最后一个季度,管理规模扩大为1.44亿份,基金净值迅速升至1.3057元。事实上,天弘基金的亏损情况较之前已经缓解,2006年其全年的亏损接近600万,而此前2004年亏损590.59万元,2005年亏损1543.72万元。

  天弘基金表示,在牛市里尴尬的困局之下,2006年第四季度起天弘基金管理公司迅速调整投资策略,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天弘精选基金业绩也一举扭转困局。

  分化加剧

  牛市是基金业大发展的契机,也是基金公司两极分化的催化剂。

  2006年,53家基金公司一年赚了近57亿元管理费,比2005年多赚了近三成。但也是在这一年,更多的利润开始向大基金公司转移。据统计,2006年,管理费收入最多的10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费用收入总和达30.999亿元,占整个行业管理费收入的50%以上,而排名前20的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总和则占70%,与之相对应,排名在后20名的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的总和只占整个行业管理费收入的5%。  

  其中,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以4.732亿元的管理费收入成为2006年基金业管理费收入的冠军。而2005年管理费收入冠军南方基金则以4.241亿元退居第二名,博时基金、华夏基金紧随其后,广发基金更是从前20名之外跃居全行业第5位。

  而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2006年管理费收入增长了约641.32%,以1.6885亿元首次进入前20名榜单,位居第12位。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则以614.66%的增长率排名17位。这两家基金公司在53家基金公司中,管理费收入的增长幅度仅次于汇添富基金,该基金公司去年管理费收入增幅达1011.91%。 

  在多数基金公司分享牛市喜悦的同时,部分基金公司尤其是一些原本规模就较小的基金公司却无缘牛市盛宴。 

  另据统计,除有5家基金公司是新近成立的外,共有18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比2005年有所萎缩,其中大多数位于行业的后20位,如东吴基金在2005年时排名已低至第41位,2006年牛市行情中管理费用收入更是减少了80%,并退至第52位。而天治基金公司、巨田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去年则下降了59.37%和55.67%,与东吴基金一起成为管理费收入降幅前三甲。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老基金业绩不佳,新基金难以上马,基金规模迟迟难以扩大,中小基金公司越来越难以摆脱这一怪圈。

  据记者了解,管理层已经在探讨基金公司的退出机制,有关意见稿认为,基金管理公司应当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满足公司运营和风险防范的需要,其中净资产和流动资产要保持最低要求的标准。基金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应及时公布。其中,财务状况恶化,丧失持续营运能力将成为基金公司退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