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基金打新股不宜提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4日 09:4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张书怀

  有些基金在招募书中明确拿出多少钱来“打新股”。如2006年中信稳定双利基金规定参与新股申购和要约收购套利等低风险投资比例不超过基金资产总值的20%。今年4月25日起公开发行的工银瑞信增强收益债券基金规定股票等权益类证券的比例不超过基金资产的20%,但这部分资金只参与新股申购。

  我认为基金拿出钱来“打新股”不宜提倡。这是因为基金在投资者眼里是“专家理财”,基金不管是股票型基金还是债券型基金抑或是混合型基金,都应该到股票和债券领域里去赚钱。而“打新股”显然不能体现出“专家理财”水平。虽然债券型基金是想赚稳定的收益,但既然叫债券基金干脆从债券里寻利润得了。

  再说“打新股”这是连不懂股市、债市的投资者也可以做到的。投资者把钱交给基金经理打理,如果也是“打新股”,那还不如由投资者自己打,反正大伙都是碰大运。从概率上说,散户加起来“打新股”的收益也相当于大户如基金“打新股”的收益。

  第三,“打新股”的收益最好让给中小投资者。因为中小投资者在

股票上的投资和债券上的投资是没办法和机构投资者相比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投资手段、投资信息都大大优于中小投资者。就这点“打新股”的收益,机构投资者们还来抢食,似乎也体现不出机构投资者的“风格”。

  现在多数基金都用自己的“闲钱”“打新股”,每有公司发行,基金们就倾力申购。但这还只能算是临时“打新股”,因为没钱就不申购或少申购。专门拿出一定比例的钱来开宗明义地明说“打新股”,其性质就有了不同。现在“打新股”的资金越来越多,这次交行A股发行冻结资金超过14500亿元,中小散户中个签如大海捞针,比中一次彩票还难。我看机构投资者特别是有正面形象之称的基金就让利给中小投资者算了。临时“打新股”基金也该收收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