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要抢购新基金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2日 15:37 和讯网-红周刊

  -红周刊特约 季凯帆

  第15期谈到的净值“恐高症”的最明显表现就是抢购新基金。

  随着基金业的发展,大多数基金公司每年都成立一些新的基金(按照我国现在的规定,一个基金公司每年可以成立2只以下的新基金)。从2006年开始,新基金的销售可以说是火爆异常,几乎所有的基金都被抢购一空,不但新基金限额发售,甚至还按比例配售。

  新基金巨大的销售额,会对基金公司带来巨大的效益。一般新股票基金的认购费用是1.2%,那么一个100亿元的基金,光认购费用就有1.2亿元的收益。同时,基金

  的管理费用更为庞大,按照1.5%计算,一个100亿基金每年的管理费收入就达1.5亿元。显然,火爆的新基金销售会让基金公司眉开眼笑。

  但新基金到底会给我们投资者带来什么好处呢?真有必要去抢购新基金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新基金的基本特点

  基金公司在发售新基金前,会公布基金招募书并任命基金经理,同时,一些新基金也会设定一个大概的发售规模,以防止销售规模太大,因为太大规模的基金在管理和运作上都有些问题。购买新基金的标准说法是认购新基金,认购新基金的价格都是1元/份,基金的认购费用也比基金成立以后的再申购费用要低。比如

股票基金的认购费为1.2%,而申购费一般是1.5%。新基金认购结束后,一般有少于3个月的“封闭期”,也叫基金的“建仓期”。

  在封闭期,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拿着这笔钱,就开始按照基金招募书规定的投资策略和基金备案条件,逐步投资证券市场,这称为“建仓”过程,也就是把基金的股票“库”建立起来。为保证基金顺利建仓,任何人在封闭期内都不能赎回已经认购的基金,也就是不能把钱拿回来。

  简单地说:新基金的特点是“便宜”,但是一个缺点是有封闭期,再一个缺点是新基金没有历史。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基金、这个基金经理到底怎么样,当然也不会有晨星评级,不会有任何统计资料可以供我们参考。

  认购新基金如同“指腹为婚”

  为了不误解,我必须先说明:我说的老基金当然是指优秀的老基金,是那些经过封闭期、又经过几个月到半年,甚至一年考验的优秀老基金。而新基金,主要是指刚刚开始发行的新基金。

  基金公司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优秀的基金公司就像有殷实的家业、优良的家风、良好的教育的大户。那个新基金还是一个未出世的孩子,而老基金当然是已经长大的孩子们是新基金的兄弟姐妹。新的基金经理就像父母,他直接掌控着新基金的命运。而新基金的投资理念,更像孩子的优生优育和未来的培养计划政策。

  但对于这个未出世的孩子,我们其实完全不知道他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那么,去购买一个新基金,不是和“指腹为婚”没有多大区别吗?我们当然希望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能如咱们所愿,可谁能保证这点呢?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吧。

  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认购新基金的风险。诚然,我们可以选择优秀的基金公司、老练的基金经理和非常有说服力的投资策略,但新基金仍然是新基金,在所有东西都没有磨合好之前就匆忙购买,我不认为这是好的选择。

  尤其是新基金有3个月的封闭期,没有人能预料这3个月市场的行情是什么样。如果市场是在一个高位或者没有很多理想的、可以投资的对象的时候,基金经理依然不得不建仓,去购买股票,这同样是个风险。

  因此,虽然

开放式基金本来是一个流动性非常好的投资对象,可以随时购买、随时卖出,但封闭期就使这一优势在这段时间荡然无存。

  而且虽然新基金的认购费比老基金便宜,但我觉得为这点收益而冒一些风险是不值得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