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一支私募基金的扩容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2日 02:13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田文会

  一支私募基金的扩容故事折射了私募基金的监管、运作、风险、投资者利益保护等各个方面。这似乎可以作为投资者和决策者的一个借鉴

  这是一个私募基金的扩容会。地点是某家证券公司宽敞的营业部。参会的人并不多,陆续到来的只有10个人,而且大部分在预定时间后到场。

  小王也晚了点,他发现,到会的老成员比新成员多。小王早知道了这个私募基金,但一直没加入,这次准备了3万元过来看看。

  这是一支以朋友关系为纽带建立的私募基金,规模比较小,扩容前不到70万元,目前主要投资于股票,可以说是一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盘子小,容易操作。基金成立了一个多月,基金净值已经超过了1.4元,即收益率超过40%。投资者对这个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有些人以前也是身在股海,盯着盘看,结果倒来倒去,并没有什么赚头,还耗费了大量时间。

  扩容会没有严格的主题和程序,与会者边聊股市边申报投资。基金成立时的门槛是5万元,小王心里有点惴惴的,不知道手头的3万元是否够条件,在基金发起人解释扩容不受此限之后,才放下心来。

  而在小王等人的参与下,扩容之后的基金规模最终达到100万左右,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疑似“老鼠仓”

  会议地点设在某证券公司营业部,可以看出这支私募基金是有一定关系的。

  小王在介绍该私募基金的资料中看到,操盘手就在这家证券公司任职。

  对于是否有“老鼠仓”的嫌疑,该私募基金发起人认为这只是别人的一种看法。但是为什么由证券公司的朋友操盘,他认为这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

  该私募基金目前投资的股票数为三四支,在股票的选择上依据的信息可能比散户更快更多。

  收益分配

  与有些私募基金管理人按绝对比例提取投资收益不同,该私募基金制订了比较细密的利益分配方案。

  基金投资年收益在10%以内,基金管理人不提取收益;年收益在10%(含)-30%,基金管理人提取全部收益的20%;年收益在30%(含)-50%,基金管理人再提取超出部分收益的30%;年收益在50%(含)-100%,基金管理人再提取超出部分收益的40%;年收益在100%(含)以上,基金管理人再提取超出部分收益的50%。

  这种提取方法既维护了投资者利益,也更好地激发了基金管理人的动力。

  扩容两不悦

  扩容会议上,大家对扩容所引致的一些问题展开了比较热烈的讨论。

  基金发起人认为,扩容其实比较麻烦,由于当初跟基金管理人协定的是其分成比例随业绩增长而水涨船高,扩容后,势必拉低基金净值,基金管理人可能会有意见。

  一位投资者则认为,现在的扩容规则对于新进或增资者损害比较大。

  此次扩容预告时确定的扩容前基金净值点位是1.385元。收益率已经在30%(含)-50%的区间,基金管理人会按这一区间相应的标准,把新入资金与原来资金加总一块提取管理费。

  也就是说,如果按1.385元的基金净值点位,新进资金还未获任何收益之时,基金管理人理论上已经提掉了新进资金总额8.55%的管理费。

  基于上述两点,基金发起人决定暂时不再扩容,直到预定锁定期结束。

  风险控制

  除了操盘手的能力风险,投资者投资时还要考虑的是账户监管的风险。

  不知道这是不是目前该私募基金规模并不够大的原因之一。由于投资者和管理者都是朋友关系,在账户控制方面也相对简单。基金的银行账户和证券账户都是以基金发起人的名义开立。基金发起人掌握银行账户密码,但证券账户密码只有操盘手知道。也即操盘手单个人没法将股票从证券账户转入银行账户变现,基金发起人也没法将资金从股票账户挪移出来。

  基金宣传资料称如果投资人要提现,需要操盘手、基金发起人,以及投资者一起来操作才可行。

  但是基金发起人也称,这只是一种说法,从银行账户转移出资金的方法很多,目前的运作更多的是基于朋友之间的信任。

  其实,盘子小,基金发起人的压力也更小。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