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曾昭雄:偏好逆向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 18:31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曾昭雄:偏好逆向投资

曾昭雄 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本文为《证券市场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

  逆向投资更考验心理素质,但从3到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来看,它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刊记者 吴晓兵/文

  操作一百亿游刃有余

  《证券市场周刊》:作为一家新基金管理公司,为什么第一个产品就能发80多亿呢?

  曾昭雄(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基金经理):我们第一只产品能发行这么好,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市场天赐良机,二是公司有备而来。而且我们虽然是一家新公司,但股东的实力背景很强。我从事基金投资也很多年了,从2001年到现在种种原因加起来,且在各方面的帮助下,我们第一只基金募集获得成功。

  《证券市场周刊》:现在市场给了各家基金公司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将来恐怕要有一个分化,未来基金公司的竞争力体现在什么地方?

  曾昭雄:我们认为,未来基金公司的竞争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投资管理能力,另外就是客户服务能力。一些公司会从客户服务着手,比如提供成本最低的产品,提供最好的服务,丰富的产品线,这是一种做法。另外一个做法,就是通过良好的投资管理,在同等风险水平下,我们给投资者提供更高的收益,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基金公司最终可能也会分化,这一两年,某几家公司势头不错,再过两年,另外几家公司可能迅速崛起。但只有等这个行业有了足够的发展历史,比如说十年之后,才能够知道哪几家公司,哪些基金,能给大家带来持续的回报,他们的业绩持续而稳定,他们的投资管理能够给投资者带来很高的附加值。当然,这是对主动型投资基金来讲的。还有被动投资,在国外对基金管理公司有很细的分类,有些基金公司专门做被动投资。他们也做得很专业,成本很低,跟踪指数跟踪得很好。我相信未来好的基金公司和落后的基金公司在管理规模上肯定会出现分化。

  《证券市场周刊》:这样一个80亿规模的基金,对行业配置能力要求很高吧?

  曾昭雄:从个人经历和过去的业绩来看,我比较擅长选股。基金的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对投资风格造成很根本的影响。现在市场容量这么大,不管什么样的投资理念、投资哲学、投资方式都不太会受规模限制。我们的理念是,要坚持自下而上选股,争取在有投资潜力的领域中找到最好的公司,找到最好的管理团队和管理架构,有一个好的、有持续增长潜力的业务模式,尽量以比较长期的眼光考察公司的投资价值,也就是从3年、5年甚至10年的长期眼光来判断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规模大无非就是多选一些好的公司。

  当然,操作上也会有一些差异,规模小的基金买的量会比较少,比如只买两三百万股,使用相对比较频繁的交易手法,手法得当的时候,净值增长会快一些,波动也可能会大一点;规模大的基金则要求基金经理必须看得远一些,因为当看好一个公司的时候,为了达到一定主动投资的效果一般都需要买比较大的量,频繁操作冲击成本太大。

  总体来讲,我觉得基金规模在100亿之内,不会给选股型基金经理造成麻烦。在目前市场点位上100亿基金相当于在1500点时30-40亿规模的基金,而那时候30亿规模的基金也不少,并没有出现流动性的问题。现在平均股价高了,市场容量也大了,成交又这么活跃,当然可以容纳更大规模的基金。

  《证券市场周刊》:您不做配置吗?

  曾昭雄:现在有的基金经理会根据对大盘、行业和板块的判断做比较频繁的资产配置,这个季度配置什么行业?这个阶段什么是热点?买大股票还是买小股票?会经常想这些问题。我个人认为买股票最终是对公司的投资,而不是对板块的投资。所以我不会过多考虑现在该投资哪个板块。行业、板块的变化,包括宏观经济的变化,总是会反映到一个公司的价值里面。我们会坚持这一点。

  我们选公司有三大立足点:一是选择管理层素质高、核心业务价值突出的优势公司;二是每股盈利持续高质量增长的公司;三是我们要争取对备选公司的长期盈利增长潜力给一个合理定价。在最终选出这些股票之后,自然会构成一个具有不同行业权重的组合。然后,我们会回顾这一投资组合,对比较有投资潜力的行业,我们会增加对已选出公司的投资比重。也就是说,我们不会因为看好某个行业,在没有对公司价值作较深入分析判断的时候,就买进这个行业的若干个公司。我们觉得这种做法长期投资风险很大。另一方面,在我们在某些行业里边没有选到股票时,我们就会认真分析一遍,看看这个行业是不是环境这么差,是不是的确没有好公司,是不是有好公司而被我们忽略了。

  寻找长线牛股

  《证券市场周刊》:对一季度的市场特征怎么看?

  曾昭雄:对一季度低价股的这波行情我个人觉得不大合理。许多个人投资者还是习惯于炒做股票,买股票就像买菜一样,看到绝对价格便宜就买。由于受到知识、投资经验、思维定势等各方面的影响,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会形成了一些投资的定式和禁锢,再加上股票市场波动和人性的缺陷,某些时候股票价格会和内在价值产生有很大的偏差。我认为时下的某些板块和个股这种情况比较明显。

  但我们坚信,长期来讲,股票的价格还是会回归到公司价值的。因此基金经理工作的出发点,就是发现并重点投资在那些价值被市场低估的公司。股票投资手法有趋势投资和逆向投资两类,趋势投资强调的是顺应市场的热点和趋势投资,而逆向投资者倾向于在别人丢弃股票或者是市场下跌过度时买入股票。相比之下,逆向投资更考验投资人员的心理素质,但从3到6个月以至更长时间来看,逆向投资具有一定的优势。我个人倾向于逆向投资。

  《证券市场周刊》:对资产注入、整体上市这一类外生增长的股票怎么看?

  曾昭雄:我从事证券行业很多年了,有各种各样的经历和体验。在过去的市场中也有过与今天类似的情况。其实一次重组的过程会有很多环节,不确定性很大,对这种公司怎么定价?确实有些难。当然,我们承认资产注入是当前市场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但是我们仍然会首选内生增长的公司,外部增长是次要的选择。对于资产注入类公司,我们最终要看的还是新注入的资产会发挥什么效益。从业绩增长来讲,对于外延式的增长,你要去判断它是否可持续,资产整合是否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假如可以,就有很大的投资价值。

  《证券市场周刊》:您认为这些A股上市公司能看到五年那么远吗?

  曾昭雄: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看那么远,但肯定有一些公司能够看得很远。 A股市场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了,当然有一些公司退市了,还很多公司经过多年发展落伍了。但是,也有很多好公司通过A股市场发展起来了。我觉得五年之后看,肯定又有很多好公司应运而生,有很多现在的好公司会变得更好。你往回看就能看到,很多公司涨了许多倍以后,现在看来依然很好。近年来宏观形势不错,我国公司的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很多公司业绩出现大幅增长而且势头很好,我们相信这些都有利于更多的长线牛股出现。

  (采访时间:4月20日)

  曾昭雄

  经济学硕士。历任深交所高级研究员、部门副总监;联合证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伦敦得累斯顿

资产管理公司亚太策略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湘财荷银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景顺
长城
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副总监、基金经理;招商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股票投资总监、社保110基金经理。现任信达澳银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基金经理。

  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基金成立于2007年3月8日,成立时资产规模为83.34亿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