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大象难起舞:大规模基金遭遇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 17:57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本文为《证券市场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

   07年来基金业一个热点话题是基金发行的火热。在股市一路走高的刺激下,基金发行记录被不断刷新。嘉实策略成长创下单日募集419亿份的记录,同时也不断有老基金通过拆分或大比例分红吸引资金,规模暴增。新基金发行持续升温以至于证监会出台了基金发行比例配售的规定。

  相对于目前基金的平均规模,我们不妨把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基金称为大象型基金。在证券市场上,大盘蓝筹表现良好被称作大象也能跳舞。那么,对基金而言,大象还能起舞吗?

  整体收益为平均水平

  从基金收益来看,大规模基金在07年以来的表现也有一定分化。表现最好的易方达精选收益接近50%,多数大基金收益在25%~40%之间(图1)。平均来看,大象基金的收益相当于市场水平。

  图1:2006年底基金资产规模与2007年以来业绩对比

  单从大象型基金运作的角度来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不易。基金经理掌管着资产数倍于平均水平的基金,仍然取得平均水平的收益,基金经理已经付出了额外的努力。担纲这些大盘基金的通常是基金公司中比较优秀的基金经理,之前不少基金经理有过耀眼的业绩。不过,在大象基金中再产生收益明星难度却很高了,能够高于平均水平已经不错。

  大象基金的困境:选股型理念与规模的矛盾

  大象基金难以成为收益明星,主要原因是基金经理的选股型理念和巨大的资产规模之间产生矛盾。

  到目前为止,国内大多数的基金经理以选股为核心能力,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通常是以擅于选股著称。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主流投资理念也是选股型理念。我们看到这一特点在目前的大盘基金产品设计上大都得到延续。基金经理在掌管这些大基金后,基本的理念仍然延续着原来的思路,选股仍然是基金经理着重的策略重点。而问题在于选股型理念有合适的组合规模。规模过大对选股型理念的运作将带来很大困难。

  国泰君安的一份专题研究报告指出,“国外研究表明,超过100 亿规模的资金,必须使用组合管理为主的自上而下资产配置方法,而在100-40 亿规模区间中,投资管理可以采用“核心卫星”策略,也就是以资产配置为核心,选股为辅助的策略,只有对于40 亿规模以下的资金,选股才有意义”。

  从国内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看,基金的投资理念也面临着重大变革。选股型理念将无法驱动多数基金战胜市场。对于大规模基金来说,通过选股获取积极管理的超额收益将变得尤其困难。“选股对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当资金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选股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一旦资金规模过大,流动性、交易成本、买入限制等限制了选股策略的表现。”从趋势来看,规模较大的基金未来的策略主流会转向配置为主选股为辅的策略。对于巨型基金,类指数化投资也许是多数基金的宿命。

  精选个股在大象型基金上能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但这恰恰仍是国内多数基金秉持的主流理念,包括大象型基金。这也是导致这类基金无法超越市场的主因。

  大象基金的运作特点

  07年以来大象型基金的投资运作已经或多或少证明了以上观点。我们来看看大象基金在投资管理上和其他基金相比有何特点:

  高仓位:从股票仓位上来看,仓位控制似乎没有成为大象基金的难点。大多数大象基金保持满仓运行状态。牛市下市场充足的流动性给了这些基金满仓运作的信心。但是为应对可能的赎回压力,大象型基金的正常仓位比例不宜满仓。新成立的嘉实策略仓位很轻,仅为50%左右。

  低持股周转率:船大难掉头,大规模基金的低周转率是可以预期的。9只大象型基金的平均持股周转率在220%左右,这一水平远低于基金平均水平。

  分散持仓:除南方绩优、南方高增长、景顺增长2号外,多数大象基金采取了相对分散的持仓策略。持股集中度普遍在50%以下。而重仓股的投资比例普遍没有达到个股持有的上限。原因也许很简单,对于过大的资金规模来说,市场上找不到足够多大市值的股票可供大量投资。

  选股:从持仓特色来看,基金经理仍然试图发挥主动选股的特长,各只大象基金的选股思路不尽相同。不过,较大的规模使基金的选股较为分散,除非集中持有某些大市值行业,如景顺增长2集中持有银行股。这对大型基金来说有较大的风险,因为一旦建仓完毕,调整起来相对要更为困难。

  规模变动:从07年1季度的情况来看,不少06年底的大象型基金规模普遍严重缩水。从份额来看,14只大象基金规模平均缩水38.56%,总份额减少37.7%,其中广发优选和荷银首选份额缩减一半。管理资金规模平均缩减17.81%,总资产减少近20%。总体上看大象基金是不断遭到投资者赎回,可以想见不少投资者对大象基金缓慢的表现失去耐心。不过也许正是这些资金的撤出,反而给这些基金改善业绩带来了方便。

  虽然巨大的规模让大象型基金行动不便。不过还是有数只大象基金取得了超越市场的超额收益。从这个角度说,基金经理也许表现已经相当出色,也和目前的股市特征有关。但是,运作一只规模巨大的选股型基金始终是困难的事。在未来的市场变革中,大象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将会进一步增加,大规模基金很可能逐渐倾向于类指数化投资,即以市场权重股为核心,分散投资卫星资产。但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些主动管理型基金也就没有相对指数基金的优势了。

  当然,随着股市总市值规模的不断扩容,所谓大象型基金的标准也会随之改变。三年前50亿的资产规模对于基金来说就已经很大,而目前的市场下,100亿元的资金规模也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但总体来说,100亿以上的选股型基金,要大幅跑赢指数,困难比中小盘基金要大得多。

  基金扩募:做大规模谁受益?

  虽然大型基金对基金的运作和管理带来挑战,但基金公司仍然乐此不疲。这其中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投资者三方,究竟谁能获益呢?

  基金公司:乐见规模做大

  对基金公司来说,对做大基金规模略微有点矛盾心态。一方面抓紧好的市场时机迅速做大资产规模,对增加收入、提升自身的行业地位都有好处。另一方面,大基金又很难再成为基金公司的收益明星,弄不好还会砸了之前的招牌,因为大量新资金大多是被之前老基金的高收益吸引来的。但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从基金公司的角度还是乐见规模做大,基金公司和其股东是主要的获益者。

  基金经理:无奈接手

  基金经理对待大象型基金是什么态度呢?我们相信以选股擅长的基金经理大多是不愿接手大象型基金的。这对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带来挑战,也很难再延续之前的优秀业绩,而且面对着众多投资者高收益期望带来的压力。到目前为止,大规模基金已经多次成为国内基金经理的滑铁卢,其中还有不少是明星基金经理。从这个角度说,也许基金经理也是“受害者”。

  投资者:无须买单

  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投资大象型基金获取平均收益也无可厚非,但低收费的指数型基金也许是更好的选择。认识到大型基金的弱点后,投资者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投资需求进行选择,例如投资者对其收益就不必抱有过高期望了。不幸的是大多数大象基金的投资者是冲着高收益去的。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与其蜂拥申购新基金,不如选择更有把握的老基金。目前新基金发行采取比例配售办法,这给投资者参与新基金又增加了一层不便。也许这也是管理层的初衷之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