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基金狂卖 折射投资者盲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 08:33 新华社

  排队买基金,已成为当今经济生活中的一大独特现象。伴随着这一排队现象的,是基金募集规模的迭创新高。但是,在股票基金屡现“疯狂”的同时,对投资者教育的漠视,也着实让人担忧。

  股市行情催热股票基金

  当前受到投资者追捧的,主要还是投资于股票方向的基金。之所以如此,与股市的火热密切相关。

  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上证指数上涨19.01%,沪深300指数上涨36.29%,深圳综指上涨49.98%。“虽然2006年单边上扬的行情在2007年已经发生变化,但无疑,目前牛市是大家公认的。而震荡上扬的行情,更增强了基金作为专家理财产品对于个体投资者的吸引力。”华西证券上海总部注册分析师陈群说。

  受股市行情影响,今年以来,

股票方向基金的销售一次比一次“疯狂”。2月26日,建信优化配置基金发行,仅用了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就紧急叫停,不少营业场所不到1小时就将配额销售一空。3月5日,基金信达澳银领先成长发行,不到一天时间就募集了83.34亿份。而紧随其后发行的汇添富成长焦点、中海能源策略都在发行首日就因认购踊跃而提前完成发售,在很多地方,上述两只基金竟然在3分钟内被抢购一空。

  投资“路窄”逼出无奈“基民”

  然而,当“基民”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一位“基民”告诉记者,自己是特地把前一天刚刚存在银行的钱取出来买基金的。“放在银行,利息本来就不高,还要扣利息税,太不合算。”他说。

  在居民财富增长的同时,投资渠道的狭窄现状无疑束缚居民希冀财富增值的需求。银河证券上海总部专家任承德认为,尽管近年来投资渠道已经大为改观,但是,相对于居民的

理财需求来说,投资渠道仍然不够宽阔。随着国内居民理财意识的觉醒和增强,他们对财富增值的要求会越来越强劲。

  长期以来,国内投资渠道的狭窄,让老百姓除了银行存款别无选择。因此,只要出现投资机会,资金总会蜂拥而上。从购买国债到购买股票;从黄金投资到

房地产投资……都出现过热潮涌动。

  渤海证券基金分析师郭鹏认为,基金作为一种理财工具,能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说明百姓的理财观念开始有了转变。“选择利用专业的基金公司进行理财,总体来讲,应该是一个虽然无奈但却不失理性的投资选择。”郭鹏说。

  投资者教育不足后的盲动

  但是,这种理性投资选择的背后,又有多少盲动?记者的发现让人不无担忧:在当前的“基金热”中,不少投资者根本不知“基金为何物”,有的投资者甚至把在银行购买基金,看成是有银行作担保。而“基民”的构成中,更不乏风险承受力极低的老年投资者。相关机构在具体的投资者教育方面,则显得被动而零碎。

  据建行上海普陀支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下半年,购买基金的主要还是中青年人,他们多在开户后直接办理网上银行,从网上购买基金。然而从去年底开始,一直对国债“情有独钟”的中老年人也开始加入“基民”队伍,他们开户后有什么基金就买什么基金,把基金当成了“储蓄”,甚至当成“国债”来买,对基金的风险却基本没什么概念。

  此番汹涌而来的“基金热”中,更有人将房子或轿车典当或抵押给银行贷款购买基金。而作为“基民”重要组成部分的老年人,有些甚至将买断退休的工资全部投进基金了。

  交通银行理财师马晓昕提醒说,股票型基金收益与股市行情密切相关,基金同样存在风险,不可能只涨不跌。“在基金热销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基民’的风险教育。”马晓昕说。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教授指出,所有与基金销售有关的机构或个人都应承担起对投资者进行教育的责任,在投资者中倡导控制风险、理性投资的理念。“尤其是基金公司和销售机构,在产品宣传上,首要的是向投资者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不能因为投资者的疯狂热情而漠视风险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说。

  新华社记者黄庭钧岳瑞芳

  (据新华社上海4月16日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