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一季度普遍跑输大盘 基金感悟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 02:27 第一财经日报

  吴慧

  2007年的沪指已经站在了3300点之上。在一季度表现普遍落后于指数的基金们开始反思,既然既往的投资经验已屡屡被一季度的市场打败,那么,二季度是不是应该转变思路?

  短期不再准确

  2007年一季度A股行情屡屡强于基金的预期,上证指数上涨19.01%,深证成指上涨28.61%,沪深300指数则上涨36.29%。面对涨势如虹的股市,基金们在一季度一直预期调整,1月底的调整和2月27日的暴跌在一定程度上都令基金们松了一口气,“我们希望市场能够平稳上涨,涨太快了就调整一下。”然而,市场随后调头向上,并创出新高。

  与此同时,一季度个股的行情也似乎专门在与基金作对。两周前,低价股、绩差股上演了一轮暴涨,“重组”或者“业绩翻倍”等“故事”令人眼花缭乱,股价也在很短时间动辄上涨几倍。基金几乎没有参与此轮行情,“参与股市的人往往最后都会输得很惨。”一位基金经理表示不会追逐此类炒作热点。但与此同时,基金的重仓股表现平平,基金业绩平均表现也输于大盘。

  华夏基金投资部表示,2月27日天量长阴,按照过去的经验(如1999年6月30日、7月1日;2000年2月17日;2003年4月16日),这一般是中期顶部;市场热炒低价股,按照过去的经验,也往往是市场阶段见顶的标志。但是,市场的表现屡屡强于他们的预期,这说明过去的一些经验短期内未必完全适用。

  这是为什么?

  市场越来越复杂,基金经理们天天都在困惑,估值模型、历史经验都不再起作用了吗?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的市场发展是史无前例的,所以以前的经验对今天就不是很适用,别的地区的经验可能也不是很适用。

  在泰达荷银投资总监刘青山的眼里,一季度是2007年市场行情“波澜壮阔”的充分体现,当然,“波”是波动的波。如果说,2006年A股市场以及个股的走势是可以预见的,他坦承,2007年的市场就不是那么容易预测了。波动加大的表象之下,刘青山认为,这反映了市场各方参与者的利益取向不同。

  2006年大牛市的财富效应之下,资金继续大量涌入股市,证券开户数屡创新高,市场人士笑称,“各路神仙都进股市了”。刘青山认为,各种市场参与者的投资理念是不同的,比如低价股的上涨就反映了投机心理。但也正是由于这些资金的存在,工银瑞信投资部认为,市场下跌的空间将被缩小。这也就是说,短期内,资金推动的上涨趋势还将在A股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顺势而为

  二季度开场,仅仅5个交易日,沪指就站在了3300点之上,而随着股指期货推出的紧锣密鼓,基金重仓的大盘蓝筹股则开始了上涨。华夏基金投资部认为,当大盘股和小盘股的相对收益差别达到一定程度后,市场就会发生转向。如2006年上半年中小盘股远远领先于大盘股,而下半年则是大盘股远远领先于中小盘股;2007年1月至3月又是小盘股领先于大盘股。他们认为,中小盘股一季度已有较大的涨幅,随着股指期货的推进,大盘股或许再次辉煌。

  “市场永远是对的。”总结一季度的现象,刘青山认为,基金大量发行后使得基金重仓股迅速上涨到位、低价股此前的确涨幅相对较低以及市场各方热情高涨都是上述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反思之后,既然市场发生了变化,“投资的理念和方式也要相应改变。”

  华夏基金投资部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和博大精深的市场相比,个人的经验和智慧是有限的;在趋势运行的过程中,就应该顺势而为。

  但是,针对炒作低价股这样的市场短期热点,基金还是异口同声地继续说“不”。工银瑞信投资部认为,这类

股票很难进行分析,不仅涉及分析股权结构、资产真实状况,还有很多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是难以把握的。刘青山表示,针对大小股东合谋“做市值的冲动”,基金对待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一定要谨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