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和谐竞争力是否应采取股权激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4日 18:44 新浪财经

  2007年3月24日,“第二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年会由中国证券基金年鉴主办,新浪财经作为独家网络支持,进行全程独家网络图文直播。以下为主题对话“内港台三地基金对话:构建和谐投资环境”实录:

  主持人:

  股权激励的问题,我们今天说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新时期,基金公司有没有这方面的一个打算?或者说基金经理承担的压力也好,做出来的业绩也好,和它的报酬不相符,只能提一些管理费,股票涨到一百五跟你们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台湾跟香港的同仁,有没有这方面的股权激励,实行的话会不会是提出和谐竞争力的一个办法?

  缪总:

  谢谢 主持人把这个最有挑战的问题给我,人力资源里面很重要的观点确实是激励的问题,如果我们看一下的话,不仅仅是上市公司,我们的保险行业,我们的其他行业,都在推这个,银行业同样如此,以我们为例的话,从去年年底开始,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内部有,我们叫一个核心员工的保留计划,形式很多,甚至一些利润分成,包括考虑的员工持股,其实这里面的形式是很多的,但我这里想强调的,其实对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一个人才的储备、培养和保留计划来说的话,这个收入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你看我到泰达荷银,我是去年九月份到的,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我们的公司水平原来是非常低的,在行业的30%,但是现在不是这样子的,恰恰是这样子的话,我们的团队能够十年如一日创造非常好的业绩,而且保持高昂的斗志,所以你就发觉这个问题不能片面去谈,只是完整团队管理的内容,还涉及到一些文化的问题,涉及到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涉及到完整的职业生涯,到他在你这个平台上是不是觉得有前途,能够是不是通过系统的培训得到提高等等。

  台湾跟香港的朋友应该有更多的经验跟大家分享,所以我就讲这么多。

  杜纯琛:

  怎样去激励自己的员工?我觉得这个见仁见智,台湾我记得大概在很多年前台湾的OTC的市场,第一档就是5801,可能有些人知道,这是台湾唯一的一档投信公司,看是不是可以争取上会,那时候政府就定了一个非常严格上会的标准,可以考虑一下,办法一出来以后,大家都傻眼了,因为是标准期是最高了,大家想想,投信公司基本上以台湾为例以后,管这么大部位的钱是不是有必要一定要透过上会。以台湾为例,外资没有可能配股的制度,本土的,像我们公司,我们就有这种,每年第二年的时候,老板会看你的表现,针对干部可能会有

股票。可是后来我们又被大陆监控了,后来股份全部都被收购回去了,台湾发展的过程跟你们这边又不太一样,看你们那边将来是不是一定要挂牌,就算不挂牌,其实我觉得激励的方式不是很多,是不是要建立配股的方式。会不会做一些资讯的交流,我们基本上希望是在中上的水准,我们不敢上一定是在Average,我们每一个部门,我们会去跟市场做一个比较,基本上大概可以接受了,台湾的发展模式跟这边可能有不太一样,后来大家看了半天,好像上会没什么意义,本土的公司都受伤非常的严重。

  我想回归一句话,两岸三地大家发展的模式是不太一样的,基本上你们能够达到激励的效果那就可以了。

  张后奇:

  我觉得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比如说去年才开始繁荣,如果说没有资本市场的反发展,中国市场经济的水平只能是浅层次的。在公司的治理方面也一样,刚刚讲了,中国基金行业如果说制度有什么缺陷的话?就在股权方面,很多企业,包括我们都向往成为百年老店,很难想象在中国没有经过完整的工业化、城市化的洗礼的程度下,没有长效的基地,你能够经营百年老店,中国的

证券业,信托业这方面有教训,轰轰烈烈经过一个熊市的时候就忽然倒下,中国的上市公司看到有跟没有的改变,比如说万科,王石前几年把它的财产,只有60万股,两套房子,多少现金,把这个公司打理的很火,这个股权干了几年肯定是亿万富翁,我有一个看法,中国基金管理行业,在股权基金行业大概不会超过上市公司,只有上市公司解决了革命性的问题,我们资产管理行业相应也应该感觉到这样会在推进这方面的事情,我们杜博士九大趋势里面也有这样一个 趋势,我想什么时候未来下一年在预测的时候,中国也有这种管理基金公司,我觉得也是一个特色。

  主持人:

  我是事业单位,不敢说股权激励,比如说像刚才张总说的,收视率好了,觉得是不是跟我们的奖金也挂钩?但是是没有挂钩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