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高潮生:美国基金公司发展对中国同业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4日 14:18 新浪财经

  

高潮生:美国基金公司发展对中国同业的启示

  2007年3月24日,“第二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新浪财经进行全程独家网络图文直播。图为英国施罗德投资公司中国总裁高潮生。(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7年3月24日,“第二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年会由中国证券基金年鉴主办,新浪财经作为独家网络支持,进行全程独家网络图文直播。以下为英国施罗德投资公司中国总裁高潮生发言实录:

  各位同志大家好,很高兴跟大家共聚一堂,就基金公司如何发展壮大做进一步的探讨。

  美国的封闭式基金是1891年,开放式基金诞生在1992年,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胜利者的辉煌?又是什么葬送了一些人的梦想?要为我们今天如何打造自己的经营品牌拓展了沉思与遐想的空间,出于时间的空间,我今天不可能进行案例的点评。我想在这个时间揭示出他们做出了哪些方面的抗争,相信这些启示将会是发人深省,令人感悟。

  所有基金公司面对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自己的首要定位和战略目标,基金公司所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界定自己的胜利和成功?换言之,在他心目中会关键,最核心的指标究竟是什么?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基金公司往往会站在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公司的成败兴衰,像这张表所示,基金公司考量的是八个指标,包括市场份额、资产增幅、运营效率、利润率等等,对投资人来讲,他们更注重的是基金业绩、团队稳定、费率、客户满意度等等,关键在什么地方?基金公司通常注重的是公司的成长和成立,投资人更重视业绩表现和市场的服务。

  既然基金公司和投资人在如何衡量和评价基金公司成就上存在着如此大的偏差?在二者之间就成为区别战略目标上,从理论上讲,二者似乎并不矛盾,因为没有投资人的基金公司就是无源之木,无本之募。工作是无所钱的,投资人也只能望洋兴叹,在基金公司高管的浅意识当中,还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在美国基金业来讲,主要的模式有两个,第一个是大而全的,第二个小而专的服务。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讲,你是想做基金业的沃尔马和家乐福,还是想建立其他的?第一就决定了公司在策略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大而全有它的差异,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投资人可以买到所有他所希望投资的金融产品,第二,大而全的公司,通常它的费率比较低,它把饼做的很大以后,最后总的收益是很高的,按从这点上来讲,大而全有费率的优势,可以进一步降低费率,费率降低之后可能进一步吸引投资者,造成的结果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在美国很多投资人认知的,就是投资业绩是不可控制的,但是投资成本是可以把握的。

  在其他的资金已经关闭,没有其他的可以选择,他就会选择大而全,小而精的资金从某些方面来讲有它的优势,最重要的就是它的业绩,这也就是进,为什么大而全的公司很难做到每一个产品都是精品,小的基金公司反而缔造了精美的表现。

  什么样的人去会选择小而精的基金?两类人:第一类人是比较成熟的投资人,在进行的资产分配之后,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自己所选择的每一个资产类别中都选出它的精品,换句话说,他所持有的投资组合是一个精品组合;第二类人不会频繁的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作为长期投资人,他希望得到的是一个稳定、优异的回报,对于这类,比较成熟、理性的投资人,他们可能更多的会去选择这样小而精的基金。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讲如何自己定位?在华尔街比较成熟的投资理念:有些公司叫做核心扩展,这两种原则是什么?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在投资组合当中有70%,到75%属于投资组合的核心部分,这个核心部分应该长期持有,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应该保持核心的长期性,在基金推出来讲,考虑的是是你希望你所推出的产品是投资人把它当作核心产品来使用?换句话说你是注重长期的业绩还是追求短期的表现,从这一点上就决定了一个基金公司在搭建自己的框架,要作出一种战略选择。

  有效边界曲线上的收益与风险定位

  这是一个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根基,对于基金公司来讲,推出你的产品线和产品的时候,你要考虑你所阻挡的究竟是高风险的基金,在二者之间你会如何选择?如何制定公司的战略?

  建立明确的投资理念与配套团队:

  1.投资理念与发展策略的制定

  投资理念可以讲有很多不同的类别:主动与被动,成长与价值,大盘与小盘,股票与证券,长期与短暂,集中与分散,本土与国际等等,这些都是不同的投资理念,从公司的角度来讲,就要考虑我的核心业务,或者我公司的一个投资的理念是以什么为主。

  2.资产配制与产品布局的规划

  资产配置和产品布布局的规划,那么对于公司来讲,作为希望能够长期不断持续的增长,从它的产品线上来讲,首先考虑的一条是可持续性发展,可以生存在当前和适应未来在二者之间如何做出一种平衡选择,这是基金公司所面定的一个挑战。

  3.基金经理与投研团队的组建。

  对基金公司来讲就是如何组建自己的投研团队,基金公司选经理,在选择经理和投研团队的时候,对于基金公司来讲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要保证基金经理和投研团队能够顺利地融入这个框架之下,并非精英组合就能缔造精英业绩,如何使一个团队能够发挥出团队的效力?这是基金公司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看能在二者之间做出一个明确的选择。同时和公司的文化和公司的策略融合在一起。

  4.买卖原则与交易模型的确认

  虎口拔牙型、随波逐流型,火中取利型等等,很多策略可以说不同的经理采取不同的交易模式,大体归纳来讲这是一些主导趋势,主要采用的交易手段和方法,从基金的方法来讲,要认为基金公司,或者是基金经理所提供的交易模型和买卖原则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

  产品设计的多元化与分散性原则

  1.产品规划的金科玉律:不是一荣俱荣,但防一损俱损

  这一点在美国的基金业中有着深刻的教训,现在公认的一个原则,就是产品规划的一个金科玉律:不提倡一荣俱荣,很多基金公司在建立自己的产品线的时候,往往忽略到这点,希望所有的基金都是能够提供最优秀的业绩表现,实际上你可能在这个时候正在陷入一个陷井,是什么?就是你所推出的基金可能正好符合目前市场的潮流,不要忘记市场的潮流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的,所以当你的行业板块,或者你的资产板块出现反转的时候,你要记住你可能面临一损俱损的迥向。

  2.建立具有不同色彩,适合于不同市场环境的基金体系

  不要让所有的基金延着同一个思路建立。

  3.战略型核心基金与战术型主题基金的确定与合理配置

  这种建立的原则是什么?是需要有一个核心,核心一般称为一种战略性的基金,什么叫主题基金,随着黄金价格,随着石油价格上涨,可能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内,市场会对某一个特殊的产品有特殊的偏好和热情,在这个时候基金公司可能需要推出这些产品满足这些要求,这些产品其充其量不过是边缘性的产品,不过只是一个主体性产品,无法作为投资人的核心部分。同时要在不同投资里面进行分工和搭配,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或者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某一个类型的资产或者基金经理,或者他的架构上,那么从这点上来讲,就是公司更应该注意到如何从公司的层面上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这一点对很多基金公司来讲,在2000年之后对他来讲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对中国的基金公司也会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5.通过量化模型降低不同基金间的股票重叠性和相关度

  如何实现这点?就需要建一个量化的模型,来不断的分析,究竟有多大的股票重叠度和相对性,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来降低不同基金在同一股票上的重叠性和重复性。

  6.在基本面、风险面、市场价位、交易动量间不同配比

  股票上有四大推动力,它的基本面、风险性、市场动向等等,基金的产品和交易模型家里的时候,要考虑如何在这几个中间进行不同的转换分配,不要让他们占据同样的位置,这样会造成你所有的基金有同样的共性,当市场风暴来的时候,可能你无法抵御 市场对所有基金的分配。

  7.产品的全方位服务:策略、引发、管理、分析、支持

  产品有五大流程,从公司的角度来讲,应该严格把握好产品的全方位服务,这五个流程是产品的策略、研发、管理、分析、支持。

  团队协作与明星经理体系的冲突

  1.提琴手与足球队之间的抉择

  用华尔街的通用词汇来讲,是提琴手与足球队之间的抉择,一个基金公司需要有一个经理来打点自己的中心,明星式体制有三个优越性,第一点权责分明,奖惩分明,第二,高效率,没有扯皮,第三,激发经理的才智和潜能。足球卫视的基金模式也有它的优势,它是一个群策群力型的,第二它可以减少范错的可能性,不怕明星经理出走给基金公司带来剧烈的振荡。

  在这两种不同的模式中间,基金公司要做出一个抉择,我究竟要信奉什么信条来建立自己的基金管理制度。

  第一种模式是基金经理负责全部五大职责。

  1)资产分配。

  2)构建组合。

  从明星制经理的管理模式来进,要负责五大职责,从这五大职责中已经有一个职责被剥离了。

  从基金经理的五大职责当中,有一个职责是有投委会来执行的。管理最严的是团队和投委会的双重负责。

  第一,构建组合、买卖、第二,风险管理。

  基金经理自由度与约束性的矛盾。

  从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来讲,存在着明显的功过和不对称性,为什么有这种不对称性?一旦基金表现不好,很多投资人不会去责怪基金经理,反而会责怪基金公司。所以这种不对称性表现功劳规经理,过失归公司。从这一点上来讲,基金公司更多的要有基金经理和公司之间达到平衡,换句话说,如何给基金经理提供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自由度。既不能束缚手脚,也不能让他放任自流。

  如何把握这个尺度,应该说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这是一种技巧和艺术,并没一个确定的答案。

  同时需要基金经理建立一个必要的交易报告,并建立交流机制,这是一个令人冷静思考的过程,同时,也为今后公司的反思、监管创造了条件,最大的作用是能够提供一种冷静的环境,让投资经理来深入的考量自己投资决策的正确性与合理性防止他们信马由缰。

  另外,在美国有一个很严格的规定,严格约束基金经理的市场媒体访谈。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基金经理的工作主要是基金管理。第二,容易造成市场的误解和投资人的误判,当接受媒体访谈的时候,他所表达的意见无法上市场明确确知这个信息的来源是什么?获益是公司的战略决策。从这些来讲,为了防止防止市场信息的混淆,让不确定的信息引入市场,就不会有这些媒体访谈。

  同时,依靠严格的风险控制抑制基金经理最常见的四大错误,第二个错误是盲目跟从,第三个挺鹿走险,第四,过渡自信被偏见所主宰。

  这四个是基金经理最常见的四大错误,从公司的角度来讲,如何建立一个风控系统来防止和抑制基金经理从常见的这四大类错误。

  从公司的角度来讲应该有一个叫做“三明治”:权责分明,制度透明,奖惩严明。

  投资与研究团队之间的配合协调

  投资与研究团队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从资产管理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依靠卖方报告的投资团队,第二类一体化的投资与研究团队,第三种分体式的投资与研究团队。

  造成这个模式变化的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是华尔街的生态变化导致了买方分析师的崛起,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导致了买方的崛起不在今天的讨论之列。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一点,买分析师之间所扮演的角色已经越来越重要了。

  随着这个趋势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那就是所谓基金经理与分析师之间的不对称互动原理。他们究竟存在着哪些不对称?1.薪酬不对称。2.责任不对称。从分析师的角度只有一个责任就是个股的选择,和选股的能力。但从经理的角度是不一样。3.定位不对称,投资团队出头露面,基金经理是决策人,研究团队只是一个辅助和陪衬的角色,在很多研究团队的心目中,他认为公司二等公民的心态,这就是所谓的定位不对称。4.决策不对称,基金表现好的时候,所有的业绩都归功于基金经理,当基金表现不好的时候,研究团队可能会成为替罪羊。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研究团队不是食只喝汤,如何改变这种窘境是基金公司深入考虑的问题。

  产品销售与投资人教育的有机结合

  中国目前没有一个强大而坚实的

理财顾问行业,坐落在基金公司与投资人之间,因此启蒙和教育投资人的历史重任就责无旁贷的落到了基金公司销售团队的肩头,他们不仅在介绍和投资产品,更重要的是在熏陶和启迪投资人,如果他们在过去一年中到了第一个历史性的转折,那么今天基金公司所背负的重任就是从非理性走向理性的第二个历史性转折。

  如何实现这个功能?中国人讲叫末:好酒不怕巷子深,好货无需推销员,在基金行业同样如此,在基金表现特别好的时候,任何的基金公司不需要推销自己的产品,所有的投资人都会出现这些情况,那时候不会对公司的销售团队造成任何的压力,形成任何挑战,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能够形成精品,都能有优异的表现,这个时候基金团队就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如何做到这点?

  1.要注重投资教育而非单纯的推销,最早的大家都标准的方差,跟踪误差,这些可以说是最传统,第一代的,但是现在已经到了第三代,比如讲向大家提到的(英文)多个指标,像这些作为第三代的投资业绩衡量指标都已经活跃在金融舞台上,为什么要用多个不同的指标?因为每一个指标都在于它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韵味述说着一段历史,演绎着一段传奇。

  在同类基金对比性与

竞争力分析。这是公司研究团队的一个重要职责。要充分发挥产品经理的桥梁作用,这一点目前的基金方面来说还没有看到独特重要的角色。

  公司文化上来讲:是内部提拔制还是外部聘任制。从公司的运行架构上来进,是依靠传统的外包,还是希望通过内部的投研,最早的美国基金公司,很多人并没有管理的团队,只是一个销售渠道,另外从成长上来讲,希望独立开发自己的所有线还是通过兼并达到自己的目的。你的奖惩机制是否合理有效,是否无法操纵。

  美国基金公司发展对中国同业的启示

  在相同的行业背景和投资环境当中,为什么会存在历史性的结局,上述八条线索,或许能够从微观程度上使我们触摸到基金业的模式。

  任何成功都不仅仅是一个人,或者一种模式的成功,全球基金业之所以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就在于诸多基金公司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中最适合自己的深层并付之实施,中国的基金公司应该引为见解,要帮助我们缔造辉煌,超越梦想,我们希望也深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走向辉煌,在中国市场的广阔天地中,而且昂首在世界顶尖公司的浩荡当中。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