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7基金投资警示录 基民们疯狂了吗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 08:0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上帝欲使人死亡,必先使其疯狂;上帝欲使人疯狂,必先使其买房。 这是最近网络上比较流行的一个段子。 只是,现在上帝不是先使其买房,是“必先使其买基金”了。 2006年,上帝无疑让基民们狠狠地疯狂了一把。托股市牛市的洪福,基民们最低收益都超过了50%,甚至翻倍的收益,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相信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消息比那些暴富的消息传播得快了,何况还有媒体的着力渲染和推波助澜。在短暂的犹豫彷徨后,2007年初,如梦初醒的人们,更加发疯般地涌入了基金市场。 这次,上帝是真的先让人们疯狂吗? 几百亿基金究竟被谁抢光了? 基金被抢疯了!建信优化、信达澳银、汇添富成长……新基金在股市的调整中延续着火爆的发行------1个小时、几十分钟、几分钟……新基金不断创造着销售告罄的最快时间记录! 在深入全面剖析今年基金投资状况之前,我们有必要到各大基金销售网点进行全面的采访和了解。上周,本报记者兵分四路,前往各大银行和券商营业部一探基金发行的盛况。 基民众生相之一:比春运还挤 在城西某银行网点,记者刚走进营业大厅,就听见一个声音嚷道:“我跟你说,基金是个好东西,赶快取钱买,过一会儿就没有了!” “什么,真的啊?” “你看看,这些人哪个不是冲着基金来的,快去!” “好,我马上就回来!”一位女士焦急地说着,随即小跑着离开。 记者向排在队伍最前面的老大爷问是几点钟来的,得到的答复令人吃惊。“我不到七点就来了,没有办法,不懂电脑,这基金比春运火车票还难买!”没等记者回过神,老大爷又急着说道:“你也是来买基金的吧?快!在那边拿单子去排队。晚了就买不到了!” 基民众生相之二:买到了再说 周四一大早,记者赶到了城东某银行销售网点,此时已有不少投资者在这里填写基金申购表。 “动作快点,慢了就买不到了。”这句话频频出现在排队的基民的口中。“前两天我就想来买基金,结果动作慢了,没抢到。”人群中一位马先生向周围的基民这样介绍自己的经历。 “那你是为什么要来买新基金呢?”面对记者的问题,马先生滔滔不绝:“当然是为了赚钱,不赚钱哪个买?股市那么好,我们懂不起,想赚钱就只有买基金了。” 基民众生相之三:全民皆“基” 到底是哪些人买走了基金?记者对银行、券商、基金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 记者:目前买基金的投资者主要是什么人? 银行:购买基金的老年人的比重相对较小,中年人和年轻人要多些,其中以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中年人为主,他们购买的额度较大,几十万、上百万的都有。 券商:现在基金每天的新增开户数比股票多,有的股民也在向基民转变,购买基金的资金也明显要大得多! 基金:建信优化配置募集规模为96.58亿,认购户数为26.32万户,相当于人均购买3.67万份,澳银信达基金人均购买4.44万元,这些都已充分表明基金的市民化。 基民众生相之四:不懂照样买 记者:老百姓对新基金了解得怎样? 银行:其实很多老百姓对基金基本没什么了解,他们觉得银行销售的基金就值得信赖。比如中海能源基金,一位老百姓这样说,现在水电气这些能源都很紧俏,投资能源肯定赚钱,所以我其他基金都不买,就买这只基金! 券商:大部分投资者对基金的了解实在少得可怜。而哄抢新基金的投资者当中不乏老基民。有的人甚至把老基金卖了去买新基金,他们的思路就是,先保存原有的利润,然后买新基金再从头来,盲目性还是比较强。 基金:投资者风险教育我们一直都在做,但目前不少老百姓还是有很大的盲目性,跟风思想非常明显,一旦亏了又不知咋办。 2006高收益是“十年一遇” 去年,股票型基金创造了超过100%的平均收益率,高的甚至达到170%。对此,基金经理的看法相当一致,2006年高收益是不可复制的。 记者:2006年股市大涨最大的动力是什么? 基金经理:2006年股市上涨的最大动力在于股改的顺利完成,为市场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记者:对于2006年基金的高收益,你们如何看? 基金经理:股改所带来的含权机会是一次性的,这预示着2006年的大幅上涨是不可复制的,按照平均10送3股的对价计算,有30%的涨幅是由股改带来的,这种机会以后是不可能再现的。 记者:股改行情不可复制,那2006年的单边行情还能再现吗? 基金经理:2006年的行情演变非常顺利,几乎没有出现大幅震荡,这给基金操作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外部因素,选好股票满仓操作就能产生不错的收益,但这些因素在2007年难以有效再现,所以说,2006年基金的高收益是“十年一遇”一点也不为过。 看看基金经理在2006年基金四季报中对2006年股市的阐述:股改含权、单边上扬、波动不大、5年熊市后的喷发,等等,2006年股市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些合力成就了去年的大涨和高收益,但这并非股市的一种常态,这也决定了2006年的基金表现是今后若干年难以复制的。 高收益预期引来老百姓疯抢 “前两年,就算磨破了嘴皮也卖不出去多少基金,现在根本不需要你说,排队都买不到!”这是基金销售人员最为真实的感受。 为何短短一年,老百姓对购买基金就会变得如此疯狂呢?相信本报的问卷调查能够给你答案。 记者对50位购买基金的投资者进行的调查显示,希望2007年基金收益能有100%的有14位,占28%,希望在50%~100%有29人,占58%,仅有7位投资人表示,能有20%以上的收益率就满意了,占14%。 基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之所以买基金是因为基金去年的收益太可观了:“这时买基金,谁还管哪只好,哪只不好,只要是基金就行了!”而基民刘大爷更是乐观地表示:“去年基金最高赚了170%,今年赚一倍应该没问题!” 买了基金的老大娘回头问基金利息是多少,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经典,但背后的含义却相当深刻,那就是老百姓根本不了解基金就在盲目投资。成都的老百姓也有很多对基金知识一无所知。 记者调查显示,超过9成的投资者对购买的基金和基金经理没有了解。被调查的投资者中,有66%的投资者觉得只要购买了基金,就能获得高收益,而且没有一点风险意识。 2006年基金的高收益蒙蔽了老百姓的双眼,让他们盲目形成了2007年基金还能大赚特赚的想法,或许,这就是老百姓疯抢基金的真正动因。 基金高收益2007难再现 现在的新基金发行完全能够媲美当年的国债发行,而去年基金的好收成让许多人流口水,今年老百姓期望值更高。但是,买到了新基金,是否就能像去年一样等着翻番收益的到来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开年以来已经卖掉了1.8亿份基金,60%的基金投资者是中老年客户,他们中一半以上缺乏对基金应有的了解。”成都某股份制银行的理财规划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投资者在投资基金时带有很强的盲目性。”一位基金的研究人员这样表示:“很多投资者抱着高收益的希望而来,或许今年的收益将会让他们大大失望了。” 春节过后,股市曾出现10年来最大一次单日暴跌,当日基金大多跌幅在8%以上。到目前,不少基金都还没有收复失地,这预示着2007年基金收益难以再现去年的辉煌。 在成熟市场,基金正常年均收益水平是8%~15%。在最红火的时候,世界上最著名的私募对冲基金------量子基金复合年度收益率也才40%~50%。美国在1997~2000年间出现了一轮新经济牛市,指数涨幅累计达150%以上,但美国基金近十五年来平均年收益率也不过13.57%,而美国股市100年来平均年收益率仅为9%。 业内人士认为,去年基金高收益是建立在五年熊市转牛的恢复性上涨基础上,未来股市合理的长期收益水平应在15%上下,期望2007年股市能像2006年这样再翻一倍是不现实的。虽然去年基金收益率超过100%,但将5年熊市的收益计算在内,几年平均下来也就只有20%~30%的水平。 证监会主席亲自过问抢购热 狂热必然带来风险,老百姓疯抢基金已经引起了管理层的关注和行动。 去年12月,管理层暂停新基金发行审批,希望能够让老百姓的热情降下来,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第四次会员大会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谈到切实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揭示工作时表示:“最近听到两件事情,一件是证券公司到社区开拓业务,将投资者成批拉到营业部开户。还有一家基金公司在证监会旁边卖产品,动员一老太太买了基金,可老太太买了以后,又返回来问基金的利息是多少。这说明投资者并不知道基金是怎么回事。” 尚福林强调说:“基金投资者所表现出来的盲目性,显然不仅仅是问利息是多少这么简单,而这样的盲目性所隐藏的风险,也让高层不得不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近日,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洪磊也强调了基金的投资风险。他表示,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方法是投资者购买基金的重要前提,从历史上看,绝大多数采用波段操作的基金投资者难以获得基金的收益,反而容易产生亏损。 管理层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投资基金有风险,广大老百姓在购买基金前必须冷静下来好好了解一下基金的基本常识! 今年重点关注封闭式基金 今年股市震荡加剧,基金业绩分化将更加明显,所以,选择新基金首先要选好的基金公司。对基金不太了解的投资者,可选择规模较大、品牌较好的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眼下股市已逼近3000点,投资者选择老基金的风险有所增加,所以新基金目前应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今年封闭式基金的机会将远远多于开放式基金,其上涨理由很多----大规模分红、业绩大增、创新型封基即将推出等,任何一点都足以推动封闭式基金站上一个新的台阶。 随着今年19只封闭式基金的到期,大盘基金“封转开”完全可能提上日程,这有可能推动大盘基金出现大涨。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大盘封闭式基金总体向上的趋势不会改变,调整正好是介入的良机。 重点关注品种仍以业绩较好、具有较高的分红潜力、折价率较高的大盘基金为主,如基金景宏(184691)、基金普惠(184689)、基金天华(184706)等,而大盘每一次大幅调整都是介入基金的良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