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基金发行重启闸门 风险教育如影随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 05:13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证监会上周在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活动的同时,重启了暂停发行长达两个月的股票型基金。8日,华富成长趋势股票型基金和建信优化配置混合型基金正式拿到证监会的批文,并将于近期向社会公开招募。而在同一天,证监会也下发通知,要求基金公司必须设立投资者教育专项基金,加强对基金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A>风险教育 证监会警示错误观点

  2006年沪深股市大涨130%的神话引发了一轮前所未有的投资基金热潮。数以百万计的新“基民”抱着很高的回报预期在银行、券商等基金销售处排队抢购基金。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未仔细了解基金,误认为基金每年都会有50%以上的收益,在安全性上也像银行存款一样,不存在什么风险。

  “除去2006年这个特例外,从最早的淄博基金,再到接下来的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基金这十多年来中国证券市场表现并不突出,不少基金甚至在运行多年后,在进行清算时还不能保本。”联合证券一位资深分析师说。

  投资基金的狂热引起了证监会的警惕。证监会在去年底就暂停了新股票型基金的发行,并接连出台了抑制基金过热的举措。上周初,证监会基金部有关负责人先是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提醒投资者,应该重点防止三种错误观点:一是把基金当储蓄,误以为基金就是高收益的储蓄;二是把

理财当发财,一味坚信购买基金包赚不赔,忽视投资基金的各种风险;三是把投机当投资。

  接下来,在8日证监会在重启新基金发行的当天,证监会也同时向证券市场基金等机构下发了一则名为《关于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基金公司必须设立投资者教育专项基金,加强对基金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B>净值暴跌 新基民重新认识基金

  在证监会近期开始抑制基金过热的同时,进入2007年后,基金像股票一样在2006年上演的收益

神话也开始遭遇到挑战。从1月29日开始,A股几天内暴跌了10%,与股票同呼吸共命运的基金在这次暴跌中也未能幸免。数百只基金持有的十大重仓股平均下跌了8.44%,一些基金的净值遭到了重创,跌幅甚至超过了大盘跌幅。

  基金净值在2007年出现剧烈波动后,使不少新涌入股市的新“基民”在证监会出手抑制基金狂热前就打起了“退堂鼓”。

  “1月31日暴跌后,来赎回的人就很多,主要是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才接触基金的新投资者。他们以前没有想到基金也会有这么大的净值波动。”建设银行西北桥一储蓄所的基金销售人士说。

  新“基民”孙小姐在今年初刚加入到基金投资者的大军中。“这一个多月来,我前前后后一共买了4只基金,但现在算在一起还亏了700多。”孙小姐表示,近期股市暴跌引发基金净值重挫后,让她对基金有了新的认识,基金像炒股一样也有风险。“2月5日,股市连续下跌后,我已经赎回了跌得最厉害的两只基金,但另外两只表现比较好的基金我没卖,6日、7日股市又连续两天反弹净值涨回去了不少,这两只基金我准备做长线投资。”

  与孙小姐这样的新基民不同,经历过熊市考验的钟先生买基金已有四五年历史。“基金主要是买卖股票,股票是牛市时基金会赚钱,股票是熊市时基金也很难不亏钱。只不过基金是专业人士理财,对风险的控制要比一般的人强一些。”钟先生表示,他自己没有多少炒股的专业知识,就一直是买基金。“但我不觉得买基金会有暴利,我是抱着长期投资的心态,只要每年基金收益能比银行2%的年利息高就可以了。”

  基金经理多数仍看好今年行情

  股市进入2007年以来屡次冲击3000点受挫后,最近的一次暴跌又让基金在2006年出现的收益神话破灭,并遭遇到赎回寒流的冲击,但多数基金经理目前仍对今年的股市充满信心。

  泰达荷银基金经理温震宇表示:“从2006年以来,我们认为这个市场未来几年内还是牛市,但是在2007年会出现分化。就是说,2006年的市场是对过去调整四五年来的熊市进行修正,但是从2007年开始,是结构性的牛市。在这个阶段,投资者一定要理性,不要把基金当做股票短线来做。”

  华富基金研究总监鞠柏辉也认为,行情依然是“牛市不可挡”,“大盘最终会在大盘蓝筹股的带动下突破3000点大关。”

  鞠柏辉建,2007年投资的总体思想是把握趋势、继续做多,策略的总体原则是“重趋势”、“重成长”,寻找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消费增长大趋势下,依赖于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为动因的内生性增长的行业公司,以及其他的中短期利润保持上升趋势的行业或公司作为主要投资对象。

  “今年基金收益不会像去年那样高,但股票型基金的平均盈利水平仍将在25%左右。”华夏优势增长基金经理张益驰认为,上市公司的成长与估值的提升将成为基金回报的源泉,预计上市公司今年加权平均增长率在22%左右,而受低利率、流动性过剩以及强劲的经济增长背景等因素影响,中国股市正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

资本市场

  早报记者 孟梅 谢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