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可分离债:基金新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04:25 第一财经日报

  王艳伟

  2006年第四季度,可分离交易可转债这一新生的资本市场创新品种获得了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尝鲜该品种的马钢股份(600808.SH),冻结了106亿元申购资金,吸引了QFII、企业年金、基金、集合理财计划、保险公司等各路机构投资者。随后,又有新钢钒(000629.SZ)、中化国际(600500.SH)和云天化(600096.SH)三家上市公司发行这种“权证+债券”的可分离债。不过,对于这一新品种,基金公司选择的购买路径大相径庭,有的基金选择在一级市场申购,而部分基金则放弃申购机会,转向二级市场逢低吸纳债券。

  一级市场申购:

  目标直指权证

  对可分离债这一品种,博时平衡配置基金态度较为积极。目前已经发行的几只可分离债,该基金均参与了一级市场的申购。

  基金经理黄健斌在基金去年四季报里指出,对可分离债这一品种,在其上市后,“采取了权证持有、债券上市马上变现的策略,获得了比较高的收益”。而权证部分,黄健斌表示,“将根据这些公司的基本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机会逐步变现权证收益”。

  黄健斌认为,可分离债中的债券部分,占用的本金比较大,而且因为债券的票面利率低,债券一上市就是折价,要使债券回到面值一般需要把债券持有到期,这样就不利于资金的使用效率。而权证由于有两年的行权期,其价格上涨空间比较大,基金可以根据公司基本面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总体来看,参与可分离债券的一级申购,权证的盈利超过债券变现带来的损失,而且在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

  深圳某券商的债券研究员认为,申购马钢可分离债的资金有很多是冲着权证去的,因为在目前的牛市里,

股票价格还有相当的上涨空间,认购权证的价值比较大,每张可分离债附带的23份权证给投资者很大的盈利想象空间,其债券部分的票面利率仅有1.4%,而且也没有银行担保。而黄健斌也坦言:“对于附带权证比较多的可分离债,我们比较有兴趣,而权证比较少的,我们参与的就比较少。”

  二级市场吸纳:

  瞄准债券折价获利

  对于债券基金而言,基金经理也许更担心可分离债附带的大量权证所隐含的风险。

  融通债券基金经理陶武彬在去年四季报中表示,通过申购可分离债而变相投资权证“放大了基金持有人的风险”,因此对于马钢可分离债,该基金放弃了一级市场的申购机会,而转向二级市场购入债券。

  陶武彬表示,由于可分离债的纯债部分在交易所上市后遭到原始持有人的大量抛售,到期收益率普遍达到5.1%~5.7%,因而该基金予以坚定地逢低吸纳。他认为合理收益率会回到4%附近,这将有更大盈利空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