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基金重仓股急跌朦胧利空击落大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1日 03:23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陈重博

  昨日,沪深股指均创下近7个月来的最大跌幅。上证指数以2786点收盘,急跌144点,跌幅达4.92%;深成指则回落7.62%。

  进入新年以来,几乎每周大盘都有一番惊心动魄的争夺。元旦后第一周,受到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放巨量冲高回落的影响,带动指数在1月4日、5日两天内出现230点的最大调整;第二周,受到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落、国家下调成品油消息的影响,中石化又带动大盘在1月11日、12日两天内,出现了190点的最大调整;第三周,受到土地增值税消息的影响,地产股整体跌停,又带动指数在1月17日、18日两天内出现190点的最大调整;第四周,受到加息传闻的影响大盘在1月25日、26日两天内,再次出现230点的最大调整。

  由于之前几周大盘每次急跌后,随后反而在资金推动下再创新高,因此部分市场投资者产生了麻痹之心。大盘在没有实质利空消息的背景下,昨日终于“凶相毕露”,核心指标股集体破位下跌,盘中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的护盘也被多家指标股跌停所冲击,最终引发深成指一度急跌近9%的惨状,市场在连续冲击3000点失败后做多人气迅速衰退,而且地产金融以及钢铁股的大幅下跌引发机构筹码松动,出现“多杀多”的报复性下跌。

  从昨日下跌的主要板块和个股来看,钢铁、石化、基金重仓、大盘、QFII持股、定向增发、酿酒食品等近期主流板块领跌大盘,而且这些板块普遍跌幅均超过7%。

  其实,担心管理层调控的恐慌,已经在主流机构中弥漫。近一周以来,市场中流传着包括加息在内的种种利空传言,似乎都能与管理层的调控挂钩。先是稍早的针对地产商的2月1日起严征土地

增值税的文件,直接导致当日股市跳水;后是要求银行的急防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相关文件,引发市场对资金面趋紧的联想。因此,有分析师认为,短线的调整是机构借管理层调控的意思,来一次顺水推舟,大规模抛出获利丰厚的重仓股。这样一来,既可以顺应股市稳健发展的思路,又能兑现利润;同时,在调仓的过程中,以更低的成本换取下一轮行情的优质筹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