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创新发展需要适宜的监管边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0日 10:04 21世纪经济报道

  创新、发展已经成为2006年中国券业的“主题词”之一,也就在这过程中,“监管边界”日益为人所关注。“21世纪中国资本市场投资年会”上,“创新、发展与监管边界”这一主题,在券商老总间展开。

  对话嘉宾:

  招商证券副总裁 张郁平

  东方证券副总裁 王国斌

  平安证券执行副董事长 陈敬达

  长江证券副总裁 马莉

  国信证券经纪事务部总裁 陈革

  主持人:

  《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版主任亚枫

  亚枫:为什么设计这个主题呢?在中国金融混业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券商有冲动,在现实情况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创新也正在层出不穷。

  张郁平:这是个很复杂的题目。

证券业务必须建立在非常完备的法律基础框架上,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法律框架,我估计运行起来会有很大的问题。

  所以,全球的资本市场都被高度管制。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年轻的市场,管制是必要的,创新是管制下的创新。

  更重要的是,我们马上要和全球对冲基金共处一个市场。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也给我们的创新提出一个非常迫切的要求。我们所有创新都落在产品和组织机制上,这些创新,风险非常大。

  亚枫:谢谢张总,刚才张总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管制表示了一种平和的理解态度,对资本市场要跟全球的对冲基金一起跳舞,表示了担心。下面我们请东方证券副总裁王国斌先生为我们阐述一下他的观点。

  王国斌: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参加这个论坛。今天我们公司刚好开董事会,所以公司的领导人派我代表公司参加这个盛会。在资本市场,监管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但监管要如何正确定位,我们的观点是监管部门要严格制定法律,严厉执法。

  陈敬达:你们好!我跟我的同仁背景不一样,我做这行30多年了,4年前从香港来到内地,来参与这个行业的发展。每一个资本市场都很重视监管,有一些市场严些,有一些市场因为要生存,所以宽松一点。金融行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平稳发展很重要,我支持监管从严。

  我希望多跟监管层交流,把我们从业人员的观点,跟他们沟通,找出一个更好的发展监管模式。

  马莉:大家好!我也谈一下我的想法。我想亚枫提出创新、发展、监管的主题,应该是基于监管层对证券公司分类管理的思路出发的。我想,在未来的三到五年,我们证券行业一定是以创新为主而获得发展的。

  我们要大发展,首先要弄清楚战略定位问题。我觉得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两个方向,一个是以自有资金与市场直接博弈获得最大化价值的盈利模式。它的核心是风险控制,创新是围绕风险控制而展开。

  第二种盈利模式是与客户投融资需求相关的服务收入盈利模式。这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间,因为证券公司自有资金总是有限的,来自客户的投融资需求却是源源不断的。未来证券公司的差异化竞争,最核心点也在这个方面,客户源源不断地供给,是创新的原动力。

  陈革:听了很多业内资深人士和老总们的讲话,真的是受益匪浅。很有幸能够坐在这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想法和观点。创新与发展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说,是密不可分的。这个行业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创新是这个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前面发言的同仁都谈到了这个问题。这个行业要摆脱原来靠天吃饭的宿命,就必须要使收入来源多元化。而收入来源多元化,产品创新必不可少。过去长期的经营模式,整个行业过多的依赖于拿自己的资本金和投资者一起去博取差价收益,这个问题实际上在五年的熊市里面已经充分显示出来,这是很大的一块伤疤,也是一块心病。

  我想说的第二个想法是,现在能不能创新?我觉得现在完全具备了创新条件。元旦期间有一个媒体跟我沟通,他提出一个问题:人还是那帮人,干的还是那些事,你怎么就能认为这些人不会重蹈覆辙呢?我跟他说,虽然表面上人还是那帮人,但是这个群体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刚才马总也说了,有19家创新试点类券商,还有几十家规范类券商,风险券商经过处置后消失了,但是他们最有价值的部分都像血液一样又输到创新试点类券商和规范类券商的体内。大综合治理的完成,意味着整个群体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早几年,资本市场说券商基本上是坏人。现在坏人被清理出了资本市场,券商基本上是好人。有了这些好人,当然具备创新的条件。另一个很好的条件是市场,股改的成功使市场由熊转牛。

  中国证监会有那么多非常有智慧的专业人士,他们肯定会在建立基础制度框架的前提下,逐渐改变监管模式,我们希望这个转变以管字当头,要你这么做你就只能这么做,要你那么做你就只能那么做。按照净资本、风险控制指标来管理券商和发放牌照,这就体现了一种转变。

  亚枫:听陈总的意思,似乎我们这里有证监会的“密探”。下面,张郁平有话要说。

  张郁平:各位讲得都很好,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答案。事实上,我对很多东西有深层的怀疑。第一个是公司债、企业债,工作早就做了,但是为什么没有做成呢?

  第二个是证券市场的或然性。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我们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就意味着我们实事求是,特别是在监管方面,我们建立的法律和我们很多的利益是不是可以很好地协调起来?我认为有很多东西是有待改进的。

  第三个问题,我们的“3.27”国债风波,这在全球都少有的,但是中国市场做了,我认为是有好处的,不一定不对。

  亚枫:刚才张总说了一个观点,市场存在很多的或然性,现在好未来未必好。陈总说过去一批从业人员不太规范,现在变成好人了。

  陈革:我告诉你吧,不是变成好人。这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可能你们没有体验,所以你们感觉不到。我说这话的时候,媒体的同仁们基本上都不太相信,我这个说法也没有登出来。实际上,不是说原来是坏人现在就变成好人了,而是原来的组织架构体系没有达到这个水准。证券行业的发展,最初是证券营业部,证券营业部成立的时候,没有证券公司,营业部就是老大,那个时候没有什么规则,券商群体中违规的比较多,当时没有规,无规可循。

  但是一系列教训之后,通过综合治理,我觉得把真正的违法违规干掉了,虽然处罚得很轻,但是毕竟“坏人”出局了,剩下的券商确确实实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王国斌:我很赞同诸位老总的说法,假设每个人都是坏人的时候,那步步都得看得很紧。假设每个人都是好人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好人的行为方式跟坏人的行为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我跟张总,他管资产管理,我也管资产管理,一开始人家就认为我们是坏人,我们资产管理,集合

理财产品做出来会去干坏事,到现在为止,我们的产品也不能像基金公司那样,发了一个再发一个。严肃地说,资本市场为国家提供了前进的动力,但通俗地说,它其实是一个游戏,游戏最重要的是制订游戏规则,但监督游戏规则的执行,不能每一个环节都去干涉。任何人违反了规则,都必须毫不容情地执法。

  创新不创新,我觉得很简单,创新是很简单的过程,当市场需要你提供各种各样产品的时候,只要有规则,我们自然而然会创造。

  亚枫:王总的观点,就是说游戏规则需要制订,但是要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这其实也和我们今天的主题——创新、发展与监管边界——切合到一起来了。实际上,创新应该是一个启动机制,监管更多的是起到互相平衡关系的作用。

  由于时间关系,很多话题都不能深入展开,本场对话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老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