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4年之痒一朝宁静 基金悄悄度过年终结算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 03:07 第一财经日报

  业内认为,监管到位、基金自律以及牛市普涨消灭冒险动机是主要原因

  吴慧

  在A股市场,公历年底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连续4年是颇具戏剧性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是所有机构尤其是基金业绩排名的最后一天,有时候一只重仓股的价格变动对某只基金最终的净值排名影响非常大。然而,2006年12月29日,这个牛市起始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却颇为不同:牛哄哄的大盘静悄悄地涨,个股在尾盘被人为打压或大幅拉抬的情况并没有上演。

  北京一位基金经理这样总结200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不同以往之处:“一是没有出现大盘尾市下滑的‘习惯’,二是没有上演一些基金公司相互砸盘的‘闹剧’。”从2002年开始,上证指数在最后一个交易日尾市下拉、收出阴线已经成为连续4年的习惯动作。但在牛市的开局之年,2006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两市均单边上涨收出长阳。与此同时,个股涨跌平静,此前人们担心的一些基金公司相互砸盘的“闹剧”也没有上演。这一现象得到了多位证券市场人士的关注。

  在当前的基金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业绩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因素下,平均年净值增长率依然是基金评价的唯一关键指标。于是,业绩排名成了一年到头基金经理追求的重中之重。2005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为了争夺某一类型基金2005年业绩第一的排名,两家基金公司就在二级市场演出了互相砸盘的“闹剧”。

  2006年为什么没有出现相互砸盘的现象?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基金经理们几乎众口一词:“自律!”

  深圳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在倒数第二个交易日就已经不怎么下单买卖股票了。上述北京基金经理也表示,在最后一个交易日几乎没有下单。

  2006年10月27日,证监会发布并执行《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人员管理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其中第七条规定:“投资管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及基金合同的规定,执行行业自律规范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不得为了基金业绩排名等实施拉抬尾市、打压股价等损害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或者进行其他违反规定的操作。”

  上述北京基金经理表示,《指导意见》的发布、执行有着显著的约束力,而更大的威慑力来自监管层对交易的监控,“每一笔交易,监管层都可以通过交易所查得清清楚楚。”事实上,2005年的砸盘“闹剧”上演之后,证监会当即召集了其中表现特别恶劣的基金公司进行谈话。昨日,证监会基金部某权威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基金公司为了业绩排名而互相砸盘是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恶劣行径,绝不能姑息。他介绍,这两三年来,证券交易的监控系统日趋完善,监管层可以通过交易所在第一时间掌握机构买卖股票的详细资料,砸盘等损害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已无可乘之机。

  在此之外,一位资深证券人士认为,在当今越来越复杂的证券市场上,各基金在重仓股的持有上,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不能靠打压某只股票来既损人又利己实现争夺业绩排名的目的了。而另外一个客观原因,北京基金经理认为,2006年基金业绩的普遍高涨也使得基金没有了在最后再冒险一搏的动机。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