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赵学军:告别小作坊打造全新生产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 06:37 第一财经日报

  吴慧

  1天募集400亿。谈笑间,赵学军已成“赤壁周郎”,宣告中国资本市场大机构时代的真正到来

  在掌管嘉实基金管理公司(下称“嘉实”)六年之后,年届不惑的赵学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为嘉实已成为一个极富协同战斗力的集体而骄傲不已。而这一切都来自在充满压力与变革的2006年,赵学军率领嘉实进行了一系列的自身变革。他说,小作坊的生产方式是不可能管理好千亿基金资产的。

  12月7日在为期一天的正式发行之后,嘉实策略增长募集到419亿基金份额,这在刷新了基金首发规模纪录的同时,也使得嘉实成为中国基金业第一个管理资产超越千亿的基金公司。“400亿可能在整个2007年都是我最大的压力,”赵学军的语速很慢,“挥之不去。”在业内以稳健、审慎著称的赵学军说自己也喜欢接受挑战,这400亿不仅仅是嘉实的,也是中国基金业的400亿。“这个担子还是要挑起来,请给我们一点时间。”

  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变革,这是赵学军在2006年的最大感受。“最大的压力来自成长,一个没有成长的公司是没有价值的。公司怎么实现成长?”2006年,上证指数上涨超过一倍,中国

股票市场由熊转牛,中国基金业也由
货币市场基金
为主转为股票基金的天下。市场和行业发生着巨大的变革,面对行业竞争的压力、产业链的整合的压力,赵学军认为,公司的业务模式、管理方式甚至人才的保留方式等,也一定要进行变革。

  于是,2006年嘉实建立了新的投研组织体系;实施人才提升战略;对市场体系进行了较大变革,建立从营销策划到市场销售的全新模式,将机构业务和

零售业务分开独立。赵学军认为,基金业在经历2006年的超速发展以后,基金公司以业绩、服务和品牌引领的零售业务依然要倚重渠道,而将在2007年突飞猛进的机构业务则要靠创新来实现。

  急剧扩张的基金规模,超速发展的基金行业,2006年之后,从管理几十亿扩张到几百亿乃至上千亿元的基金资产之后,基金公司的管理模式会发生怎样的转变?

  赵学军说,基金公司必须抛弃小作坊的生产方式,要在运营系统上更大投入来适应管理大规模基金的需要,采用适应管理千亿元资产的流水线的全新生产方式。他认为,也只有这样,基金公司才足以防范和化解2007年更严峻的市场风险和运营风险。

  基金公司是否能够真正以机构水准来判断投资标的的价格和价值;面临市场上涨的巨大诱惑,投研团队能不能坚守诚信投资、稳定投资方法?赵学军说,仅仅依靠明星基金经理是不够的,也是难以持续的。基金是花朵,公司是土壤,只有成为好的基金公司才能实现长期稳定的一流业绩。本报摄影记者/王晓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