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震荡有理上涨可期 买基金还是老的好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 00:48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王军 近一个月突如其来的基金发行热令人叹为观止。有分析人士认为,基金发行过热可能促使相关部门采取调控措施,限制新基金发行。这一判断值得密切关注。在大盘结束震荡,明年年初行情有望继续上扬的背景下,投资者与其争购新基金,不如申购老基金,或买入基金重仓股。 震荡有理 上周大盘出现巨幅震荡是有理由的: 一是2200点带来的空间上的压力。12月7日,上证指数盘中突破2200点之后,市场患上轻微的“恐高症”。这是相当正常的,毕竟上证指数离5年前2245点的历史高点只差40点左右,大盘还有多少上升空间,不少市场人士心存疑虑。 二是年底结账因素带来的时间上的压力。不少机构年底前必须将今年在股票投资上取得的巨大浮盈兑现一部分,方能计入年度的可分配收益,以满足年底的各项财务需求。有消息称,深圳某券商为此近期卖出7亿元的股票。 三是近期基金大规模集中分红,也有兑现浮盈的需要,使得部分基金重仓股面临抛压,进而影响到大盘的走势。 上涨可期 不过,经验告诉我们,以小幅阴跌为特征的调整往往会如梅雨般绵绵不绝,而以巨量暴跌为特征的调整却会如盛夏雷雨般来得急去得快。 有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巨幅震荡的走势可能会在本周结束,大盘有望重拾上升台阶。 另有迹象显示,前期出现的一些不利因素可能向好的方向转化。 首先,年底结账因素正在消退。过去,多数机构兑现浮盈的过程都会在12月中旬前结束,反过来,部分机构会趁机捡一些跌下来的“便宜货”。这也是以前年末屡屡出现“翘尾”行情的重要原因,尤其以2003、2005年更为典型。 其次,基金分红虽然短期带来抛压,但部分基金公司对旗下开放式基金实施高分红的目的是展开持续营销,其结果往往是获得更多的增量资金。近期,基金业流行一种称为“类首发”的持续营销策略,就是将旗下某只开放式基金(通常是规模较小的一只)分红至面值附近,然后以低净值、优惠费率为卖点吸引投资者申购。通过这一策略,不少实施分红的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数倍,部分基金甚至获得了数十亿份规模的申购。除去新发基金外,这是近期资金流入基金的一个重要而很少为人注意的渠道。 在不利因素出现转化的同时,外围资金入市需求仍然巨大。嘉实策略增长创下400亿首发“神话”,就是一个明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明年保险公司的股票投资规模将会急剧扩张。 保险公司2006年股票投资规模的比例上限是其2005年资产总规模的5%,而明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10%。考虑到今年保险公司资产总规模的大幅增长,有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即便保险公司目前股票上是满仓,过了元旦就变成了30%的仓位,大量新增可投资股票的资金等待入市。 正因为新增资金源源不断,大盘急跌之后迅猛反弹。不少新成立的基金都在加快建仓节奏,有基金表示,准备将建仓期缩短至不超过30个工作日,而非通常的3到6个月。业内人士据此判断,明年一季度行情很有可能持续火爆。 买老基金 在此预期下,买基金当买老基金,买股当买基金重仓股。 下半年新成立的新基金普遍表现不错,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市场一度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投资热点转向,大盘蓝筹股抢了军工、有色的风头。新基金空仓一身轻,可以及时跟进新热点,而老基金或在调仓,或在持股忍耐,净值表现自然稍逊一筹。 但若市场持续上扬,情况可能完全不同。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近期出现的几个新百亿基金,还是明年入市的新增保险资金,其品种选择范围其实相当有限,无非是在现有的基金重仓股中打转转。若市场持续上扬,新基金建仓成本会明显高于老基金的持股成本,很可能充当为老基金“抬轿子”的角色;同时受“一家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持有单个上市公司股票数量不可超过其总股本10%”的限制,规模太大的新基金可能会出现买不到或买不足看好品种的现象。而老基金在这个过程中则稳坐“轿子”,在新基金建仓的过程中坐享其成。 因此,在现阶段,申购老基金很可能是较优选择,而对自己操作能力有信心的投资者也可以积极挖掘基金重仓股,特别是几家新发百亿基金的公司的重仓品种。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