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基金分红的另类解读:想说爱你不容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 08:57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史传发

  股市的持续上涨推动了基金投资业绩的大幅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开放式基金的分红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综观近期各基金公司的分红公告不难发现,基金分红日渐呈现出高比例和频繁分红的特点。

  除了分红比例不断被刷新之外,各种名目繁多的基金业内第一也不断出现。诸如分红间隔时间最短,基金打开封闭就分红,分红冠军等吸引眼球的词汇不断进入人们的视线。

  据了解,上海某基金公司近日推出了一周内间隔两日两次分红的方案,创造了业内分红时间间隔最短的记录。更有基金公司希望通过修改基金合同增加分红次数来对投资者实施分红。看来分红真的成了基金业一个炙手可热的普遍现象。

  行情的一路高涨,让很多获得分红的投资者乐开了花,但是也有不少投资者对于基金分红提出了质疑。“分红对于投资者来说,就好比把钱从左手放到了右手,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投资者张先生对记者如此表示。

  采访中,与张先生有同样观点的投资者还不少。他们大多认为,基金分红只是把一部分已实现的收益现金化,分红后,基金净值会因分红金额同步下降。无论分不分红,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总报酬相同,只是形式有所变化。

  “分红是把双刃剑。短期看来使投资者落袋为安,但从长期来看,频繁分红将损害投资者利益。”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对记者坦言,“尤其是在一轮行情看涨的情况下,这种分红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这种情况下的分红并不是以持有人的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

  那么,基金的分红动力何在?分红又能给基金公司带来什么呢?事实上,基金公司在分红后都伴随着持续营销的活动,持续申购也因费率优惠和净值降低而异常火爆,尤其是绩优基金的持续营销,往往基金规模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基金公司所采取的分红行为是一种基金竞争激烈情况下的不得已的行为。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老总曾向记者表示,“公司基金规模本身不大且面临不断赎回的困境,大基金的分红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申购,公司为了正常的投资运作,保持规定的最低基金规模,不得不跟着分红,然后进行持续营销。”

  处于为了更好生存而不得已分红困境的还不只这一家,据了解,目前国内基金公司规模大小不一,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差距更大,有的基金公司所管理的基金份额不足一亿份,而有的基金公司旗下单只基金动辄上百亿。某基金专家认为,基金公司都有做大做强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业绩之外,另一个主要办法是实施分红,而从长远看,这种形象一旦建立,对基金公司有着不可低估的市场价值。

  “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共走过了六年的发展历程,而且今年更多的是新增投资者,对于基金并没有很深刻的了解,因此出现了畏惧高净值的基金的想法,很多基金公司的分红加持续营销正好适应了投资者的这种不成熟。”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场人士表示。

  事实上,一些投资者对基金的了解有误区,认为基金涨得高了就会有风险。这种观念会导致两种后果:其一,认为有风险而放弃申购计划;其二,认为在此点位上实现了收益而产生赎回行为。两种结果都是基金公司不愿看到的,于是通过分红降低基金单位净值。

  “净值的高低与风险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就好比同样一个

蛋糕,无论切成十份还是切成五份,总的还是一样大,基金业绩讲的是增长率。”这位市场人士进一步表示,“在一定程度上,是基金投资者的不成熟在客观上助长基金公司频繁分红、大比例的分红,长期坚持不懈的投资者教育显得格外重要,而这往往是很多公司所忽视了的。”

  同时也有不少基金公司凭借自己优良的投资业绩和持续不断的投资者沟通,使得旗下的高净值基金出现了净申购的可喜局面。汇添富旗下优势精选基金截至12月1日累计净值为2.181元,据银河

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高达118.84%,排名偏股型基金第一位,就是这样一只超2元的高净值基金仍呈现出净申购的态势,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高净值基金并不会形成申购基金的障碍,反而随着投资者的日益理性,基金品质、业绩的持续性成为购买时的主要依据。

  对于基金公司提到的分红实实在在落袋为安,有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在需要少量资金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自行赎回,自己给自己分红的方式来解决,基金公司在长牛的行情下要真正为投资者创造最大收益,就应该坚持长期稳定投资的理念,频繁的分红以及大比例的分红都不利于基金的长期运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