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证监会拉响风控警报 要求基金戒贪戒骄戒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 08:45 每日经济新闻

  祁和忠

  近期新发基金频频遭遇抢购,基金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好时光。但多种迹象表明,尽管市场热得发烫,有关方面仍对当前形势保持着十分客观和清醒的认识。日前,证监会召开第31次基金业联席会议,证监会高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用更大篇幅讲基金业存在的问题,重点包括公司治理、风险控制等。专家指出,在下一阶段,基金业在做好投资者教育的同时,还须加强自身教育,戒贪戒骄戒躁。

  基金公司应重点防范五类风险  

  如何做好基金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一直是管理层重点关注的核心课题。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了解和接触基金产品,基金业在居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但是基金业存在的产品风格飘移、投资组合流动性差、换手率偏高、销售环节不够透明和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

  在本次联席会议上,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强调,一些基金公司在治理结构、风险控制意识、投资策略稳定性、基金营销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证监会副主席桂敏杰则明确指出,基金公司要不断强化风险意识,切实完善风险控制机制,重点防范五类风险,它们分别是投资风险、基金销售风险、公司治理风险、职业道德风险以及行业无序竞争风险。

  第31次基金业联席会议主要是要求基金加强风控。而对于如何解决问题,桂敏杰副主席也已指明方向:一是积极发挥市场的力量,通过市场的选择和舆论的监督,不断强化行业诚信;二是加强自律,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建立有效机制,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三是强化日常监管,完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基金公司要做到“三戒”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现阶段,任何一家基金公司的风控是否能做好,关键早已不在于基金公司是否懂得如何去做,而在于基金公司是否愿意去做,在于基金公司的股东或管理层能否将持有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戒贪戒骄戒躁,有效抵制将自身利益凌驾于持有人利益之上的行为。

  事实上,基金公司如果在风控上一旦出现问题,不但会损害持有人的切身利益,也会危及基金公司高管与员工自身。近两年来,少数老基金公司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并导致高管人员落马,甚至失去人身自由,其教训十分惨痛。

  专家分析,少数基金公司的高管之所以出事,主要还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重要缺陷,公司没有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甚至股东方本身就有问题,从而导致基金公司内部人控制严重,家长制和“一言堂”盛行,让公司得不到有效监督。

  基金公司高管或股东过分的贪婪、骄横与急躁,不但会令公司发展遇到挫折,也会葬送自身的前程。

  因此,基金业全体从业人员特别是高管应该自觉遵循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戒除盲目攀比收益率的不良风气,在基金售环节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在全行业内开展一场持续的戒贪戒骄戒躁教育,就显得十分迫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