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工银瑞信:高位建仓要回避周期性股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 08:30 21世纪经济报道

  工银瑞信稳健成长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张翎:高位建仓要回避周期性股票

  据统计,10月份以来新成立的基金规模合计约399亿份,而且新基金还在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11月23日,上证综指已登上2071高点,1年有余涨幅已超过千点。面对历史高位,新基金建仓成本势必升高。如何规避高点的建仓风险,同时得到超额收益,成为所有新发基金基金经理必须面对的问题。

  面对考验,基金经理们该何去何从?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工银瑞信稳健成长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张翎。

  《21世纪》:沪综指离历史高点2245点只差一个涨停板的距离了,在2245点之后,市场就进入了深度回调整理阶段,历史会否重演?

  张翎:判断指数点位不是工作重点。就目前的市场状况看,我们对明年的行情抱有充分的信心,明年的市场将再度成为优质企业竞相争艳的舞台。

  作为投资者,我的首要任务在于发掘出真正的好公司。市场涨幅大了,振荡调整是一定会出现的,但即使指数高位调整,持有好公司的投资者会心里有底,可以安稳持股。所以长期看,只有和好公司“共舞”,才能在明年以及今后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1世纪》:四季度以来,市场新发基金很多,但市场现已进入高位,这无疑对进入建仓期的基金是一大挑战。新基金应该如何在高位建仓?

  张翎:高点建仓,一定要回避周期性行业。由于周期性行业多半对宏观环境比较敏感,振荡性较强,而且涨跌都很迅速。一旦高位回调,周期性行业的回落也会很大。

  因此,高点建仓要回避周期性行业,寻找能持续超越大盘的稳定性成长股票。这种股票可能短时间内涨幅不如周期性股票大,但只要企业的增长空间大,未来股价一定还是会持续增长的。而且,从长远看,它的持续性涨幅一定会超越周期性股票。

  《21世纪》:过去您对资源类板块投资的成功是否意味着擅长波段操作呢?

  张翎:表面上虽然投资的是周期性板块,但是对个股的选择仍是建立在对公司质地,以及行业的深刻理解中。

  最近我一直在看香港和境外优秀企业的发展历程,启发很大。像经营ESPRIT的思捷环球(0330.HK),它的股价从2块多涨到现在的60块,丝毫看不到筑顶的迹象。我就想能不能在国内找到具有相同成长轨迹的企业,能够有这么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以及成长的持续性。让我的基金持有人与这样的潜力公司一起分享成长,坐上股价的直升梯才是我最大的理想。

  《21世纪》:刚才所说的成长性股票能否举例说明?

  张翎:选择股票看的是企业的质地。首先,这种成长性企业是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其次,公司要有较高的壁垒,比如同样是红酒,张裕所能获得的毛利就要高一点。同样做化妆品,可能做高端的化妆品就比做大宝、美加净这样的化妆品利润高,而且这样的企业获得收益还是可持续的。再次,它的管理团队和激励机制都应该是健康的。

  目前,我们对五个行业非常看好,未来的稳定成长性股票可能更多出现在这些领域。

  第一是消费零售类,其中包括商业、连锁、食品饮料。这些行业里的龙头公司,面临中国未来十年黄金发展的机遇,在消费升级中可能会超速增长。特别是一些具有品牌的,或者说具有较强进入壁垒和比较优秀的管理团队的企业,对这些企业我们更为看好。

  从世界各国企业的成长阶段看,这些企业现在还处于非常幼小的阶段。无论是从市值来看,还是发展的阶段,未来成长空间都很大。

  其次,就是信息通讯技术行业。他们有很强的产业政策推动,相信未来两到三年,在政策的支持下,这些企业都能带来中长期回报。

  随着医疗消费升级,这个行业也会有一些潜力股出现。

  实际上,在上述领域中已出现了成长型股票。例如张裕A(000869.SZ)现已涨了9倍,因为其股价是伴随着业绩而持续上涨,所以估值仍不是很贵。如果公司业绩再上涨,还能推动股价继续上涨。

  《21世纪》:如何看待最近表现突出的金融、钢铁等行业大盘蓝筹股的成长性?

  张翎:大不一定有价值,我认为投资一定要投有成长性的公司。最终只有看到这个公司整个业务模式好,长期持有才比较稳妥。其实大盘蓝筹股中有些企业成长性也不错,作为一个配置,应该也可以投资一些。

  《21世纪》:前段时间,很多机构看好的军工股,您怎么认为?

  张翎:军工概念投资,波动性很强,涨得很快,跌得也很惨。买这种公司不是投资行为,而是挖掘机会杀进再杀出。说得好听一些就是主题投资,实质上就是炒概念。

  但是,这种主题投资不是长期可行的,只是短期行为。我们更看重的是长期投资。

  《21世纪》:刚才您提到在医疗领域也可能出现成长型个股。具体是指医药,还是医疗服务?

  张翎:刚才说到的医疗,主要是指具有创新模式的公司,它的上升空间会很大。作为医药股,最主要是两方面———产品和营销,这两方面包含的信息很多,创新空间也很大。

  医药板块上市公司,每年都会有一些亮点出来,如果跟踪及时,就会发现未来三年能够增长三四倍的公司。

  比如,云南白药(000538.SZ),它从过去市值只有同仁堂(600085.SH)的一半,到现在超过同仁堂市值的50%,这个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好产品加好团队的结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