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资金借道基金入股市 看中专业理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3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贾宝丽

  随着股指的节节攀高,新资金纷纷转向基金。数据显示,上证指数在从1900点冲上2000点的11月份,基金的新增开户数已经激增到107.28万户,而同期A股新增开户数仅有18.46万户。散户借道基金入市,有助于股市行情有条不紊地向纵深发展。

  业内人士:赚钱效应是最主要驱动因素

  据记者了解,今年暴增的基民主要来自三部分人群,一部分完全是新进入的,这部分人以前既没有买卖股票的经历,也从未买过基金;另外一部分则是老的基金持有者;还有一部分是从原来的股民转为基民的投资者。业内人士认为,基金持有人群体的暴增是多重因素推动的结果,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基金的赚钱效应驱使。

  信诚基金管理公司首席市场官张嘉宾在接受采访时说:“赚钱效应是最大的驱动力”。他表示,虽然今年指数涨幅巨大,但市场热点轮换的特征却非常明显。由于散户在收集与加工信息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很难及时跟上市场热点转换的步骤;再加上恐惧心理,频繁追涨杀跌,因此大多数散户在这波空前的牛市当中其实并没有赚到多少钱。

  而基金的组合管理方法和仓位的稳定刚好弥补了这些缺陷,这使得今年以来基金整体业绩大幅飙升。业绩大幅飙升所展现的财富效应是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资基金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张嘉宾认为银行对于中间业务收入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也是促进基金业蓬勃发展的一个原因。

  国联安基金管理公司市场发展部总监陈明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人们

理财意识的逐渐觉醒,市场对
理财产品
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渠道非常有限,
房地产
市场的政策性调控又让大多数投资者人望而却步,这使得市场的目光进一步集中到了金融理财产品身上。

  而在现有可以参与的各种金融理财产品当中,基金的获利能力是最强的,进入门槛也非常低。对于那些有理财需求的人来说,在对中国经济中长期看好的前提下,选择基金投资也就理所当然成为最为稳妥的方式。

  尽管基金新发规模不断膨胀,但业内人士认为内地市场的潜力仍然十分庞大。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9月末,内地基金总规模占居民储蓄存款的比例仅有1.43%。而2004年末的时候,我国台湾基金总规模占储蓄存款的比例为约为13%,同期我国香港的这一数据为126%,美国的则高达250%,仅从这一比例就能看出国内基金业还有巨大的空间。

  股民转基民看中专业理财

  陈明月对记者表示,其实在基金的总销售额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来源于证券公司,而证券公司的客户当中大多数都是股民,但这部分人为什么愿意放弃自己炒股转而投资基金呢?

  张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由股民转为基民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先生对记者说,自己从1995年就开始进入股市,当时把所有的资金4万元全部投进股市里,刚开始赚了不少,资产很快增加到了30多万,那个时候30多万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如果自己及时撤出来就好了。但是他想用这30多万赚更多的钱,可是没想到从2000年开始,随着股市的一路下跌,30多万的资金很快化为乌有,到最后只剩下不到3万。张先生对记者说:“这一年多来,虽然指数涨幅非常大,但是赚钱却越来越难,炒来炒去不但没赚钱,还亏了不少钱,看到基金上半年平均整体涨幅都超过了57%,于是才开始决定买基金。”

  而在某贸易公司做文员的李小姐则是听朋友推荐在今年3月份中银增长基金发行时申购的,李小姐说:“我当时就是听朋友说的买了一些,没想到8个月的时间收益已经超过了30%,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比存在银行不知道强多少倍了,早知道我就多买些了。”李小姐表示,在自己的宣传之下,身边的不少朋友也买了基金。

  看来,赚钱效应还是促使不少个人投资者购买基金的主要因素。事实上,有统计数据显示,在1996年到2006年的这10年时间里,个人投资者赚钱的比例仅有9%,而90%以上的的散户都是亏损的。而基金的专业理财优势正在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01,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