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主力多元化股指激烈震荡 神秘资金奇袭银行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 09:14 广州万隆

  昨日银行股的表现是疯狂的,尤其是上市后表现低迷的中国银行,几乎是以横扫千军的气势一度逼向涨停,连护盘使者的工商银行都涨势如虹;在这种现象背后,是对传统的颠覆,还是主力故意诱多呢?

  自从指数创出前期新高1753点后,市场的多空博弈就没有停止过。一方是多方力量的结构牛市论,一方是空方力量的做顶论,这两种力量的反复博弈,正好反映在指数大涨大跌的走势上。那么,对于目前的局势,应给予怎样的理解呢?

  多元化格局造成股指激烈震荡  

  随着A股市场的不断成熟,机构投资者的规模也在迅速壮大,以QFII、保险为首的机构投资者渐渐打破了以往基金一家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多元化的新格局。由于投资风格迥异,对投资品种的偏好也有较大的差异。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信奉长线价值投资理念的QFII再次证明了其独到的战略眼光,在钢铁股和金融股上守得云开见月明。而基金则态度前后不一,在

房地产股与金融股上进进出出。

  由于国内部分机构投资者受管理绩效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采取较多的短视行为,随着行情波动而频繁操作,从而加剧了指数的震荡。但事实上,这些机构投资者已经不再是市场最重要的力量,因而往往改变不了指数的大趋势,这点在今年的指数走势上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在宏观经济良好态势不改的背景下,在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背景下,A股走出了罕见的大牛市,指数从1000点涨到1976点,涨幅几乎翻倍但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像样的调整。

  也就是说,在新的资金格局下,传统的一些投资理念的确需要抛弃,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

  银行股可能遭到偷袭  

  昨日中国银行与工商银行遭到市场逼空式的拉升,手法相当凶狠,笔者认为,这应该是银行股遭到了部分机构资金的偷袭。理由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以工商为主的银行股短期已经估值合理,若继续上涨则有投机的成份。第二,在混业经营,宏观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长期升值等背景下,银行股具有明显的长线投资价值,因此以QFII为首的资金应该不会选择兑现出局。第三,工行、中行作为稳定市场的利器,出现急升急跌本身就不太正常。

  所以,银行股应该是被部分机会资金偷袭了,其意图就是配合其它指标股的出货行为,这点可以从指标股的分化得到证明。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局势。笔者将目前市场的主流资金简单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先知先觉的类QFII资金,第二类是扎守二线绩优蓝筹的部分基金资金,第三类是见机行事的游击类机构资金,当然这类资金是区别平时所谓的短线游资的。偷袭银行的应该是第三类,它们在前期出局后反而错过指标股的初升阶段,于是便顺应市场做多指标股,以分一杯羹。而第二类资金则仍然坚守阵地,最近一批高价绩优股走强就是这个原因。

  总的来说,在新的格局下,结构分化的情形仍然继续,但市场整体偏向稳定的可能性应该不小,不过需要注意银行股可能冲高回落对大市的影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93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