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被迫投资持股集中 管理层急查基金参与定向增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 08:4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易水

  基金被迫投资及持股集中问题愈演愈烈

  管理层日前再次紧急调查基金参与的股票定向增发行为。国庆前一周,国内各基金公司均收到来自证监会基金部的通知,要求在一周之内,上报基金公司参与投资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所有关键资料。

  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近期基金的投资行为引起了管理层的警惕,不排除进一步推出规范措施的可能。针对定向增发  

  “管理层显然是有所针对。证监会此前曾连续下发两个规范文件,但现在基金投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依然火爆,这里面隐含着一定的市场风险。”一家基金公司的高管对记者表示。据了解,在9月22日下发的通知里,管理层要求各基金公司于9月29日前将其所管理和托管的基金投资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名称、数量、总成本、金额、帐面价值以及总成本和帐面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等情况悉数上报。

  除此之外,基金公司还要上报参与定向增发的相关风险控制材料。例如经董事会批准的投资非公开发行

股票的相关制度,流动性风险处置预案,与托管银行签订的风险控制补充协议等。

  “我们现在正在和托管银行谈判有关的补充协议细节,托管行比较担忧流动性风险,协议还没最终签订。”一家基金公司的高管表示。而另一家基金的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此前没有投资非公开发行股票,因此相关的制度还没有,目前正在紧急制订中。

  托管行发难  

  从目前迹象看,基金投资非公开发行的风险,虽然没有马上暴露,但隐患正在一步步显现。

  一位基金公司高管认为,由于非公开发行的证券普遍有较长的锁定期,一般为12个月,在此期间,既不能通过大宗交易转让,也不能进行非交易过户,因此大比例投资此类证券,会影响基金的流动性,特别是国内开放式基金随时有赎回压力。一旦遭遇巨额赎回,可能导致流动性困难、甚至给持有人造成损失。

  “现在管理层并没有限定基金投资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比例。假定一个基金投资50%到定向增发中去,而在一年内产生了50%的赎回,那么这个基金就会马上面临流动性风险问题。”

  管理层的意图是将风险划归基金管理人和托管行。根据有关规定,基金投资非公开发行股票时,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应批准相关流动性风险处置预案;另外,基金公司与托管银行也要签订风险控制补充协议,如果基金托管银行没有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导致基金出现流动风险,基金托管银行应承担连带责任。

  “现在基金公司与托管银行谈判困难,有的银行在补充协议谈判时已经提出,如果基金出现流动性问题,基金公司或者其股东应该全额赔偿损失。”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同此前的货币市场基金赔付类似,货币基金如果过度投资定期存款导致提前支取损失,是由基金管理公司或股东全部赔偿。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这样的压力下,一些股东实力较弱的基金公司开始放弃定向增发。例如近期一些基金经理看好的定向增发品种,在内部决策时被股东否决;还有一些基金公司干脆就向证监会表示,以前没有投资定向增发,未来一段时间内也无意投资定向增发,因此有关的制度也没有建立。

  而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基金公司则与托管银行达成默契———投资定向增发比例不超过净值的10%-20%。“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毕竟从中国基金业历史看,还没有出现过一年超过80%比例的赎回先例。”

  业内人士认为,对基金参与定向增发或者追溯到定期存款的规定,体现出管理层监管变化的思维,即不再硬性颁布指标,而要求基金公司自担风险,从内控上解决问题。

  警惕另类风险  

  自A股市场启动非公开发行以来,基金就占据主导投资者地位,这种现象近期日益明显。然而观察其背后原因又很难使人乐观,这与中国基金现存的问题相互牵连。

  首先是定向增发使基金被迫投资以及持股集中度问题进一步加剧,这就像一个无底洞。例如首个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G综超,8家配售机构中有7家基金公司。而苏宁电器高达48元的增发价,吸引了长盛、易方达、华夏和银华等7家基金公司认购2500万股,合计使用资金达到12亿元。

  9月份G宝钛定向增发的2582万股新股中,有83%即2144万股被华安基金、广发基金、鹏华基金等6家基金公司获得,基金共计投入6.65亿元。

  这些以高价发行的股票全部被基金认购一空,一家基金公司的高管对记者道出了迷津。这类股票大多是基金自己的重仓股,而增发价往往与市价有差价,如果基金不买,持有人会问:“为什么便宜的定向增发股票你不买,而愿意守着手里贵的,是不是对一年后的股价没信心?”

  这种逻辑演变为,如果基金不去申购增发份额,那么持有人会怀疑基金的持股信心和重仓股市场前途;如果继续购买,则持股集中度势必进一步上升,风险进一步加剧。根据有关资料,今年中期,苏宁电器的基金持股已高达78%,G宝钛和综超也高达60%以上,可以想像定向增发后基金的持股集中度水平是多么惊人。

  其次是定向增发的估值有明显的缺陷,导致基金的冲动性风险。

  目前有不少新发基金频频参与定向增发和新股申购,例如某大型基金参与了G津滨、G栖霞、G铜峰和G国安4家基金公司的定向增发,定向增发给基金带来了3.6%的净值增长,占基金成立以来盈利规模的2/3左右。

  定向增发可以迅速提升基金单位净值,进而做高排名。基金一旦获得定向增发股份的差价,基金单位净值便相应上涨。其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基金会计核算的一个缺陷:即基金会计核算对定向增发的流通受限股票按照市价估值,而未曾从市场流通性角度考虑股票的公允价值,事实上业内人士大多认为,处于锁定期的股票,无法通过二级市场按市价变现,此时的市价不应认为是该部分股票的公允价值,而应该按一定比率折算,但目前现行的方式的实际结果使得基金资产净值被人为高估。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操作对基金经理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