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封基300亿红包待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 02:45 第一财经日报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出台措施监管封闭式基金分红,但具体形式未定

  本报记者 吴慧 发自北京

  长期以来封闭式基金带给基金行业都是高折价率效应,随着第一只封闭式基金的成功转开放,证监会将封闭式基金的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如何改变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率的现状、如何使得封闭式基金变成一个有生命力的基金品种?监管层和市场都在苦苦寻求答案。

  目前,分红是监管层和市场找到的改变市场预期的最好工具。在基金泰和和基金丰和分红之后,基于市场对封闭式基金分红的追捧和多家基金公司正在申请分红等事实,显示封闭式基金的分红大潮正在涌动。

  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胡立峰预计,截至2006年中报,封闭式基金已实现净收益大约是300亿元。他认为,如果行情持续,封闭式基金将实施合计不少于200亿元的历史性最大规模分红,“乐观一点”,300亿元大分红也是可以预期的。在2001年4月,封闭式基金就实施过162亿元的大分红。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证监会将会出台具体有效的措施来监管封闭式基金的分红,具体的形式还在研究当中。

  改变封基折价的有效途径

  9月初的一周之内,证监会先后召集基金行业研究评价机构和基金公司召开了封闭式基金改革座谈会。据与会者介绍,证监会基金部强调,各基金公司要公平对待旗下的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公平对待的含义主要有二:一是严格防范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之间的利益输送,二是要求封闭式基金也要进行分红。

  上半年以来,开放式基金净值持续增长,进入二季度,开放式基金开始了一个持续的分红高潮。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截至目前,2006年度仅有3只封闭式基金实施分红。

  改变封闭式基金形象的首要一步即是改变封闭式基金平均高达30%左右的折价率,而改变折价率的途径就是要改变市场对封闭式基金不分红的预期。

  基金部认为,创新之处就是把封闭式基金变成分红类的基金产品。封闭式基金就相当于股票,应该实现利润就分红。这样,困扰封闭式基金发展的最大问题——高折价率的问题就可以解决。

  一家北京基金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认为改变高折价率的根本是要改变市场预期,目前,改变市场预期的一个有效工具就是分红。“基金资产回购封闭式基金,发行可投资封闭式基金的基金中的基金、甚至发行封闭式基金权证等等办法,我们都研究过,但目前来看,分红是改变折价率的有效办法。”

  多只封基准备分红

  在经历了熊市的漫长跋涉之后,封闭式基金的持有人终于“解套”。把账面浮盈变成真金白银,有逢高抛售和等待分红两种办法。封闭式基金持有人王源新告诉记者:“目前折价率这么高,投资者就盼着分红来缩小折价率或者拿到一点现金来弥补损失,而拿了现金之后,投资者还可以再投资。”他认为,如果没有分红的话,投资者只能用脚投票,即抛售封闭式基金,而这样必将造成封闭式基金折价率进一步扩大。

  依照《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封闭式基金的收益分配,每年不得少于一次,封闭式基金年度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年度已实现收益的百分之九十。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基金收益分配应当采用现金方式。

  2006年上半年已经分过红的基金只有三只,分别为嘉实基金的基金泰和基金丰和与银河基金的基金银丰。通过中报可分配收益项目的统计,实际具有分红能力的基金有49只。目前多家基金公司正在计划封闭式基金的分红。上周四,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已经有2到3只封闭式基金将分红方案上报证监会。

  “嘉实基金因为分红少收入了400万的管理费。”证监会基金部负责人曾这样评价嘉实基金在封闭式基金分红的表率作用,他认为基金公司就是应该站在基金持有人利益最大化的立场上,实现收益即将真金白银分给持有人,而不能为了提取管理费而不分红。

  市场分歧

  在怎样推动封闭式基金分红的问题上,市场各方的态度还稍有分歧。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上周四告诉记者,证监会将会出台具体有效的措施来监管封闭式基金的分红,但具体的形式还正在研究中。

  一家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监管机构不宜出台“一刀切”的文件或措施来强制封闭式基金分红。他认为,分红或者90%以上分红并不一定就能够使得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如果后市看涨,那就应该不分红,分红就要卖出股票,这也许将会使得投资者的利益受损。”

  但作为基金持有人的代表,王源新不这么看。“你说看涨不能卖出股票,要少分红或者不分红,但为什么同一公司旗下的开放式基金就持续分红五六次呢?难道他们看涨看跌不一致吗?”

  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由于封闭式基金存在高折价是一个现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封闭式基金的分红规则改成与开放式基金一样“随时分红”,将给市场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投资者的利益不但受不到保护,可能还会受到损害。

  王源新则认为,基金公司下一步应该修改契约,封闭式基金一年要有2到3次,或者4次分红。而对于监管机构,他希望对明显不公平对待旗下基金的行为一定要大力处罚,这样就能够起到示范效用。

  分红潮中的机会

  胡立峰认为,封闭式基金在分红的过程中,蕴藏着巨大的套利机会。他表示,假设一只封闭式基金,最新的份额净值和市价分别为1.347元和0.701元,折价率为47.99%。如果中期分红在90%以上达到0.326元,分红除权后份额净值和市价分别为1.021和0.375元,折价率则迅速扩大到63.33%。假设预期折价率从63.33%减少到除权前的47.99%,则市价将从0.375元上涨到0.531元,上涨41.84%。

  8月8日,嘉实基金发布公告,基金泰和将中期分红,每份基金份额派发现金红利0.13元。当日,基金泰和跳空高开,收于0.790元,单日涨幅高达6.47%。此后最高至0.874元。除息之后,基金泰和继续呈上涨走势,上周五在大盘高涨突破千七的带动下,基金泰和收于0.755元,涨幅为3%。而此后发布每基金份额分配0.10元分红公告的基金丰和,一路单边上涨,上周五更是上涨3.17%,收于0.717元,位列封闭式基金涨幅第一。

  更值得关注的是,泰和和丰和的此次分红,带动了封闭式基金的一轮上涨热潮。8月8日,上证基金指数上涨3.06%,收于1110.56点,从8月8日起到上周五29个交易日以来一直持续上涨走势,上周五收于1219.49点,上涨了100多点。

  “分红就是把现金红利的部分‘封转开’了。”王源新这样表示。

  2005年年报显示,机构投资者持有封闭式基金的比例约41%,而到2006年中报,这一比例已经上升至49%。由此可以看出,机构对封基的兴趣显然更浓厚了。插图/刘飞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