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基金销售提前入秋 市场低迷考验投资者耐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0日 11:50 中国经营报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龙飞

  老姚最近有点烦,“最近赚了多少?”单位同事和街坊邻居见面总少不了这句。在不相熟的人面前,老姚挤出一脸的笑容打哈哈。相熟的朋友问起,难免先是一句国骂,然后臭着一张脸说:“千万别买什么基金,我的棺材本都亏了”。这也难怪,老姚四月下旬购买的国投瑞银核心企业基金跌破申购价。

  其实烦的并不只有老姚一个,石磊(化名)运气也不好。石磊在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熬了几年,终于有机会全权管理一只基金。正准备大展拳脚之时,“没想到发行阶段就问题不断”,“发行前也预计到,反应可能不会很热烈,但实际情况与预期相比仍有一定落差。募集到法定份额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与前期同行发行时顺风顺水的状况相比,总觉得难以向公司交待。”

  基金发行怪圈又现

  不同来源的数据显示,红火了大半年的基金销售开始步入淡季。

  今年5月,仅仅广发策略优选基金一家就从投资者手中募集到创纪录的184亿份。从3月份开始,基金月度首发总规模一直都没有低于300亿份。其中,发行最火热的6月份,一共有10只基金成立,合计规模高达449亿份。而8月4只偏股型基金合计募集了164亿份,其中除了易方达策略成长2日提前完成募集外,其余都不约而同地将基金募集时间延长。

  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8月份基金月度首发总规模只有182亿份,达到今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点。一位正处于首发阶段的基金经理不无担忧地告诉记者,有迹象显示,9月的首发总规模也许会更低。

  “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发行基金有一定的风险。”石磊向记者表示,从往年的基金销售情况看,下半年通常都是淡季。例如2004年6月开始,市场就出现了大规模收缩,由高峰期的首发50亿份以上,调整到20亿份左右;2005年情况同样如此,下半年发行的基金甚至面临认购额不足两亿份的法规底线。

  国泰君安的基金分析师陈晓栋表示:“这是神经反射式的市场反应”。国内的基金销售很容易就会陷入一个怪圈内。

  基金发行通常与股市的波动节奏一致。股市处于牛市之时,基金的销售迅速,投资者反应热烈,这时的投资者通常都会暂时忽略了风险因素,而原本有义务告知风险存在的基金销售者,也只会高举着一张张高收益、高回报图表,风险提示只会落在不起眼的角落。

  “没办法,这是一年中难得的圈地机会,同行都这样做,我们也只能如此,这是市场的现实状况”,说这番话的基金从业人员也明白,其实在股市最“牛”之时发行的基金,通常也意味着建仓成本是最高的,换言之,跌破面值的风险也最大。反而在股市温和之时基金的成本会较为合理。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怪圈,投资者在成本最高时进入基金,当股市逆转下跌,他们的损失最大,无可避免地他们会怀疑基金的“

理财能力”。于是在他们的影响下中小投资者在熊市阶段更不会购买基金。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在股市走淡之时发行受阻,就会更多地将精力放在旺季销售之时。

  购买基金正当时

  “买基金跟

减肥一样,决定最后结果的是耐力,而不是头脑”。这句话源自美国一位著名基金管理人。基金的存在是由于其相对稳定性,“如果追求高收益,为什么不干脆直接入市炒股,一般情况下,投资基金,特别是开放式基金不会有短期暴利。”所以,避免在股市热火朝天之时购买基金应该是较为理性的选择。

  联合证券的一位基金分析师认为,震荡时发行的新基金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因为新基金手中都会握有充足的资金,可以在目前股市震荡筑底的阶段吸纳优质

股票。建仓成本的降低可令基金进退得宜。在市场调整结束后,股市重拾升势,投资者就可以坐享净值增长之利了。去年下半年募集的基金就顺应此规律,平均获得35%以上的回报。因此有足够的耐心和长远的眼光,在市场波动期购买基金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