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两千亿巨资大搬家 基金新发骤冷提前入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 09:10 每日经济新闻

  祁和忠

  新产品发行骤冷 基金销售提前入冬

  进入9月份以来,新基金的发行数量剧增,已由8月份的四五只猛增至9只。不过,来自多方面的信息显示,仅两三个月前投资者抢购新基金的火爆场面已恍若隔世,新基金出现了销售难的现象。某公司旗下的新基金开售已20多天,但规模仍只有八千多万份。

  专家表示,A股市场脉冲式行情是造成基金发行靠天吃饭的重要因素;同时,国内基金市场在发行制度方面的缺陷,已令整个行业陷入一种饮鸩止渴式的恶性循环。

  两千亿元巨资大搬家  

  今年以来,国内共发行新基金58只,首发规模总计达2031亿份。如果仅仅从新基金发行的数据看,可谓形势一片大好,值得当事各方额手相庆。

  然而,事实并不乐观。截至今年6月30日,国内基金总规模为4356亿份,与股改之初的4454亿份相比,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近100亿份。

  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高达2031亿份的新发基金,并没有带来基金市场规模的扩大,只不过是两千亿元巨资的一次大搬家。在新基金一只接一只成立的同时,老基金却在饱受被赎回之苦。

  事实上,在中国

资本市场轰轰烈烈的股改大潮中,只有基金业风景这边独差:今年上半年,在成立于4月30日之前198只
开放式基金
中,遭遇净赎回的有164只,占八成以上。其中,非货币型开放式基金被赎回1055亿份,占去年年底2030亿份的52%;货币型基金被赎回1051亿份,占去年年底1867亿份的56%,可谓惨烈。

  而今年以来成立的41只非货币型新基金中,大多数至今仍在1元面值附近苦苦挣扎。投资者在赎回老基金、买进新基金后,至今多数没能分享到股市上涨的收益。

  发行制度有先天性缺陷  

  在这场逾两千亿元巨资大搬家的游戏中,市场各方都投入了巨额资源: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新发一只基金,费用少则两三百万元,多则千万元;而对于主管部门来说,每个月要接受很多家基金公司的新产品发行申请,也要受案牍劳神之苦。

  为什么基金业的发展在原地踏步,甚至有所倒退呢?专家表示,中国基金业发行制度方面的先天性缺陷是重要原因:

  第一,现在基金业已形成一个惯例,即通常情况下,每家基金公司每年可以发行两只新基金。这种机械的审批制度一方面造成老公司旗下产品太多,基金同质化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又加大了新基金公司构建产品链的时间成本。现在已有9家老公司拥有10只以上基金,而2004年以来成立的19家新公司中,有12家只有1至2只产品。

  第二,重首发,轻持续营销。由于缺乏有效和必要的引导,基金公司的大量资源都被投入到新基金发行上,令基金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新基金越发越多,而老基金越来越小,基金管理人与持有人的负担越来越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