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投资技巧分享 选购基金产品莫入七大误区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由于基金今年的收益相当不错,最近不少投资者都在咨询有关基金产品的问题,在与投资者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投资者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误区,因此有必要针对投资者在购买基金中存在的这些误区进行剖析,以帮助投资者以更科学的方法选择和购买基金产品。 误区一:喜新厌旧 不少投资者喜欢购买新发的基金,究其原因,主要是新发基金在认购期的宣传力度很大,容易给投资者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加上银行、券商等基 金代销网点的主动性推销,致使投资者在看待新基金和老基金的关系上有所偏颇。 其实,从理财的角度看,除了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基金之外,老基金比新基金更具有优势。 首先,新基金和老基金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异,完全是同质性的产品。每一只新基金都会取很吸引人的名字,但无论是“稳健增长”、“动力平衡”、“先锋”,还是“积极配置”、“经典配置”,都只是基金的名称而已,基金本身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其次,老基金的可选择性很强,完全可以从中选择到优秀的基金产品。现阶段开放式基金的种类已基本定型,每一大类基金的数量也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数量。截至7月底,仅开放式基金就有210只,股票型基金和配置型基金有143只。如此众多的基金产品完全可以满足我们优选比较的需要。 第三,老基金更容易判断和优选。我们之所以买基金产品,就是希望基金净值能够上涨,而且涨得比别的基金要多一些,也就是我们希望买到一只“好基金”。那么,到底是210只已经存在的基金中的某只基金会成为“好基金”呢?还是正在发行的某只基金会成为“好基金”呢?当然是前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老基金有历史业绩和持仓情况可参考,能够对其未来的业绩进行相对科学的预测,而新基金却没有历史,只是一张白纸。我们试想一下,刘翔和某个不知名的运动员比赛110米栏,谁会最终胜出呢?我们当然更应该相信前者,因为前者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他已存在的业绩,这个业绩足以让我们相信其在今后比赛中还会创造出同样好的成绩。 误区二:越便宜越好 不少投资者把基金当成股票,认为基金净值高的上涨空间不大,而去购买面值附近甚至是面值以下的基金。殊不知,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基金累计净值高说明其竞争能力强,基金团队管理水平高,发展后劲足,正所谓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因此,以净值论英雄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误区三:股票基金也定投 现在不少基金都推出了定投业务,其实,定投业务只适合于非股票类基金。股票市场具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性,而且波动很大,风险较高。股票型基金主要的投向就是股票市场,其净值和股票市场的波动总体上是同步的,很难有基金会反其道而行之。我们试想,如果在漫漫熊市中也进行股票型基金定投,“定期定额”岂不是变成了“定期亏钱”了。因此,投资股票型基金,首先应该对股票市场有一个趋势上的判断,要顺势而为,在预期股市走高的情况下购买股票型基金更为妥当。 误区四:短期收益决定买卖 不少投资者在决定申购或者赎回基金时都是根据基金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来判断的,上个月哪只基金涨得最多,就买哪只,手里的基金投资了1个月,如果其表现不尽如人意,就立即换基金。其实,基金的业绩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有的时期这只基金表现很好,但到了下一个时期,另一只基金的表现会更加优秀,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我们应该根据一段较长时期内基金的相对业绩来判断基金的优劣,把基金的观察期放得相对长一些。 误区五:过于分散或集中 不少投资者根据“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理,看中一只基金就买一只,买来买去买了十几只基金,整体收益不怎么样,管理基金的时间成本倒大大提高了。其实,理财投资应该是在相对分散的基础上适度集中。因此,在做好资产配置的基础上,对于风险较小的投资,选择一只基金就可以了,而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以2只左右的优选基金为宜。 误区六:复制基金=业绩复制 最近基金复制比较流行,宣传者往往把以前的基金作为榜样,给投资者以极大的幻想。其实,即便是同一家基金公司、同样的基金投向、同一个基金经理,这两只“孪生”基金还是两只不同的基金。双胞胎都会有不同的命运,何况复制的基金?复制基金其实就是一只普通的基金,和别的基金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误区七:经理去哪我去哪 有些投资者非常崇拜基金经理,某个基金经理以前管理的基金业绩不俗,现在跳槽去了另一家基金公司去管理另一只基金,这些投资者就紧跟基金经理的脚步,也更换门庭转换基金。基金业绩的好坏固然是与基金经理的观念和智慧分不开的,但与基金公司和基金团队的关系更大,没有了优秀基金公司和优秀基金团队的依托,任何基金经理都将举步维艰,再好的智慧也很难发挥。 (陈华军)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