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震荡反弹 机构仍维持看多 业界建议抓住窗口期深化汇率改革

  本报记者 姚瑶 上海报道

  近日人民币汇率走势再次成为焦点,但和去年及今年年初担心贬值不同的是,近几个月以来,尤其是近几周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截至9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十一日调升,创2011年以来最长的连涨纪录。

  不过,随着央行宣布调降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自20%至零,且取消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在境内代理行存放存款准备金,市场普遍认为此举目的是打断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趋势,释放了不让人民币升值预期过度膨胀的信号。9月11日,人民币即期汇率大幅收跌至6.5239;9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调280个基点,报6.5277元,结束此前的11个交易日连涨态势,即期汇率进一步跌至6.5350;9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跌105点,报6.5382,即期汇率震荡反弹,小幅收升至6.5309。

  尽管如此,野村证券9月12日公布的年内六大外汇交易策略之一,是做多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并预计未来几个月内,美元对在岸人民币将跌至6.40水平。

  瑞银中国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则预计年内人民币对美元在区间内震荡,年底达6.5-6.6,在10月中之前,市场情绪可能仍较为强劲,或将人民币汇率推升至强于6.5。2018年,美元汇率可能保持相对稳定、上下行风险大致平衡,瑞银预计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贬值至6.7左右。如果美元进一步大幅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可能继续升值,但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升值幅度则较为有限。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13日表示,市场方向是一个基本方向,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方向不会改变,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人民币汇率也将更具弹性。

  美元料将继续走弱

  “过去一段时间市场都太悲观了,我去年年初就说不要一次性贬值,这样会很危险,顶得住就海阔天空,现在正是如此。”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沈建光看来,此轮人民币升值背后主要有三大因素,包括美元贬值、中国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和加强资本管制见效。

  “美元贬值是最关键的一点;第二大推动因素是中国经济的复苏,去年市场中不乏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出现了要靠货币贬值来救经济的观点,然而目前经济表现强劲;第三个因素是和限制资本流出的政策有关,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的外汇政策,都减缓了资本流出的加剧。”他说。

  “美元走弱有其中长期因素,首先,大家最初对于欧元太悲观了,现在我认为欧洲经济才刚刚开始复苏;另外在特朗普当选后,美国内部的复杂性、政治不确定性是非常严重的,短期内不会有改善,美元也将继续走弱。”沈建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应该抓住窗口期深化汇率改革

  在沈建光看来,尽管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实施的防止大规模资本流出措施取得了效果,但同时也使得人民币汇率体制更为僵化了,对资本流动不利,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利,眼下正是抓住窗口期,进一步深化汇改的好时机。

  “人民币国际化最大的负面因素就是管制资本流动,人民币在香港的存款大幅下降,这不利于人民币走出去,那么现在这么好的时机,应该让汇率浮动起来,减少干预、放松管制,让人民币跨境更自由地流动,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良好条件。现在是最好的时机来实现双向浮动,一定要是基于资本管制的放松,如果你单边控制的话,即使是浮动的,也是存在扭曲的成分。现在一方面,中国把大部分资本流进的限制去除掉了,如果慢慢把流出限制去除掉,也可以大大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果只鼓励流进,不让流出,就有进一步升值的压力了,流出、流进是相对的。我预计人民币近期在6.4-6.6之间波动可能性更大, 到年底到6.5左右。”沈建光分析说。

  在沈建光看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也有助于中国应对特朗普政府潜在的贸易谈判。“中国最好的策略是让人民币根据市场需求来浮动,那么特朗普就没有办法用人民币这张牌来和中国谈判,但如果只是控制单边走势,就会让特朗普有机可乘,另外中国经济的良好复苏,也会增加中国谈判的筹码。”沈建光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余永定近日也呼吁,目前中国经济形势向好的迹象明显,国际收支资本平衡,资本流动趋于稳定,人民币贬值预期基本消失,资本管制的各项措施都已就位。建议有关部门抓住推进汇改的机会,尽快继续按“8·11汇改”思路,完成“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历史任务。

  

责任编辑:张伟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