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元汇率调整的新环境与新策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4日 19:34  《财经网》

  【《财经》专栏/专栏作家 谭雅玲】伴随着美元汇率主线的变化,相关价格趋势、政策前景以及经济预期呈现逐渐乐观氛围,争论扩大,判断分歧明显,焦点问题错综复杂。

  一、焦点关注中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

  事实上,伴随着此次金融危机的发展,国内外对一些全球经济金融问题的分析判断时有偏差,有时甚至潜藏着西方一些国家的国家利益和金融战略的需求和目标。当前,国际舆论界几种倾向值得关注。

  一是高估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平衡中的主导力量。伴随着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问题的恶化和延续,当前国际舆论焦点不断转向全球均衡问题,中国无疑是全球平衡和均衡的焦点之一。

  全球平衡由美国前总统布什提出,全球再平衡由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提出,两者之间的核心在于外部竞争者,即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具有竞争力和挑战力的新兴市场国家。事实上,金砖四国任何一个国家目前都无法抗衡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无论经济规模、金融财富或制度效率,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转轨国家都依然停留在市场经济初级或中级阶段。然而,当前国际舆论却在极力抬高这些国家的作用和能量,并将世界经济平衡的责任给与这些国家。

  简单吹捧的背后充满国家利益需求和国家战略意愿。无论从世界经济哪一个角度比较,发达国家的大而强是目前发展中国家,包括新兴市场国家所没有的,也是不可能达到的。无论经济比重、市场份额、制度效率及财富程度,发达国家的优质、高端和充足是目前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无法比拟的。在发达国家普遍面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借助金融危机的风潮,近一两年来国际舆论却将更多发展中国家视为世界经济的动力,这其中显然有着发达国家战略利益的考量。

  必须看到的是,当前金融危机的确重创了发达国家实体经济,但这些国家经济根基或全球市场份额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改变,相反,借助危机所带来的机遇,发达国家普遍开始谋划换代型的产业或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过这次危机洗礼,这些国家将逐渐放弃传统经济比重,加强和提升现代经济板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很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事实上,受到金融危机重创的一些发达国家并没有出现以往传统金融危机中,发展中国家所经历的价格失控、资本撤离和制度崩溃;相反,此次危机中,发达国家资本财富流入、制度垄断和控制强化的特征更为明显。目前,具有资源价值的发展中国家并不能决定资源价格走向,金融价格垄断明显的国家控制全球资源价格,金融市场重心仍在发达国家,确切地说美元仍正在垄断全球价格走向。

  二是高估国际合作与协调的作用。

  伴随全球经济危机的发展,国际合作和协调的作用和影响力空前显现。20国集团是当前国际社会的核心和焦点,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机构的作用和职能已超出20国的实际状况。

  事实上,20国集团起源于8国集团对世界事务调和的不可持续,而危机以来市场舆论并没有深思其中原因。过去石油和美元是全球焦点问题,美国不愿放弃自我利益,其他发达国家不愿“得罪”美国。而在此次金融危机下,尽管全球有着20国集团的新架构,但依然无奈于美元和石油价格。20国诞生值得欢呼的理由并不充分,尚难以对世界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国际热点话题是全球应对危机如何共进退,但事实上,这种救市政策的协同脱离当前国际实际。目前全球各国经济水平和市场基础明显分为三类:即发达经济体的市场自由化、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市场干预性、转轨国家经济体的两者兼顾性。面对金融危机,各国必然要依据自身的经济阶段和政策方向选择适当的应对方案,而不是一致性地决定和采纳。

  二、货币焦点中的战术灵活与战略主导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超主权货币的提法过于理想化。面对现实的美元市场份额,面对各国以美元资产为主的国家储备,美元霸权和体系不是舆论可以推翻或改变的。对美元霸权的抗衡过于理想主义,不仅不能达到自我目标,相反会给予美元以战略提示和策略空间,美元的主导性恐更加突出。

  近期美元走势引起关注和争论。笔者基于对美元长时间的跟踪与观察,对美元近期表现认为是短期阶段性调节,并非是美元转入升值阶段。一方面是透过美元汇率走向较为明显针对欧元升值明显,对其他货币升值有限度和有节制,进而美元指数并没有突破80点。另一方面是美元升值伴随经济明朗和乐观突出,有违于经济与汇率搭配,展现美元升值技术性铺垫明显,进而很快继续呈现美元贬值。因此,美元一反常态的贬值到升值再到贬值并非是一个趋势性的转变,而依然是一个阶段性的调节。

  美元近期变化的原因在于前瞻性的技术性铺垫,背景在于欧元区不利因素顺势而为应对。美元调整背后的两条主线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一是来自国际上与欧元竞争的“反攻性”准备。

  因为欧元出台改变了美元货币制度的霸权,国际货币体制从一只独霸转向三足鼎立,欧元直接开始瓜分美元市场份额。为此,美元一直耿耿于怀针对欧元的战略应对和策略运用。欧元启动11年来的价格被美元控制乃垄断,欧元合作制度逐渐松垮乃分离。尤其是近期欧元贬值中伴随经济不景气和凝聚力下降,来自欧元内部的负面因素多多,希腊问题是焦点。而美元恰当的把握市场规律运用,欧元短期贬值铺垫和凝聚未来升值的空间,市场涨跌和上下的规律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改变,更何况此场金融危机的独特更难以琢磨,美元汇率走向与发生过金融危机的货币汇率完全不同,美元始终主动控制和调节。包括目前美元和欧元比较因素中,潜藏欧元升值的压力,而非欧元贬值,这恰恰预示欧元危机的临近,而不是消化,这是美元走向中的长远战略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体现,并非是简单价格走向的分析和解释可以说明或定论的。过去欧元价格走向并非是经济基础或国家利益需要,相反是美元战略竞争的体现更多。未来欧元或许将继续上升,因为从过去欧元价格看,欧元经济、政策和价值基本点并不能反映真实的价格需求,相反欧元区越加不好,欧元上升愈加迅速,欧元价格是美元对应的策略甚至战略,这或许可以预示出欧元危机的来临,美元战略和政策及策略的宗旨是打击欧元竞争。美元升值应对欧元未来升值的战术性必将推进欧元升值,加快欧元危机风险,摧垮欧元对美元形成的竞争局面,美元霸权维护是美元策略的核心,“反攻性”的技术娴熟是美元升值的关键因素。

  一是来自美元内部战略核心的“休整性”。美元升值的主要原因在于休整国际黄金价格需要,因为国际黄金价格涉及到美元综合战略,是未来美元应对全球和全局的重要因素。当前美元升值与美国股票价格下跌依然对接明显,同时美元升值带来国际黄金价格的下跌性休整,美国金融综合性战略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黄金价格高涨时2009年年底国际金融市场的焦点,黄金价格高涨的源头在于美元贬值。伴随美国巨大的财政赤字压力,黄金价格未来预期从2006年的3500美元上涨到2009年年底的6300美元。虽然价格基础的计算模式有差别,经济环境价格因素有变化,但黄金价格的美元体系一直没有消失,美元主导黄金价格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不可脱离的核心。美国正是出于综合金融战略设计、推出和制造黄金价格周期和预期。黄金价格变化不是简单的金融价格变化,而是美国金融战略的体现,一方面市场有黄金金本位回归的预期,另一方面存在黄金储备规模的扩张,尤其是各国中央银行从黄金卖出转向黄金买进,净持有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新政。美元货币地位受到挑战和竞争,美元价值存在疑虑,欧元竞争和财政赤字风险需要新规划,美元和黄金组合不仅可以化解和消除美元赤字压力,并且可以保全美元地位和作用。未来黄金将是金融资产和财富的价值新筹码,制度新依托,框架新组合,更是美元价格与价值的组合和依托。

  尤其是近期美国新型金融危机显露矛盾压力未散,尽管美国最新发布的2009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达到5.7%,但是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新型金融危机难以消除,美国总统奥巴马依然关注金融问题,近期对银行问题的建议引起美国股市下跌扩大,进而刺激美元反弹扩大,信心支撑的价格组合依然是美国价格战略的基础。美国经济数据本应需要美元贬值维护,但是美元却升值扩大,这其中经济新理念和心理的把握是我们判断美元走势的另一个角度。全球经济超规律,全球金融超传统,美元汇率恰恰是揣摩全球新型变化,美元得出自我价格控制的依据和心理。因此,目前的美元升值不代表美元趋势性转变,只是短期因素干扰了美元价格周期,美元策略调整灵活,而非政策意愿和技术结构转变。近年由于独特的美国新型金融危机是在美元强大,美元资产主导和美元体系健全中主导,进而对价格判断忽略价值基础、制度垄断以及效率作用。对美元资产的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忽出忽进状况是因为对美元资产价值评估陷入短期价格恐慌,尤其是在美元贬值策略灵活、有效时期,市场往往以美元价格变动评价美元价值前景,进而导致市场投资变异,投机加剧。

  当前美元汇率走向的关键是美国技术性娴熟的把握,技术是价格控制的关键。新型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美国式的金融危机改变了许多金融市场的分析判断依据,但是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本身的技术因素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美国正是恰当乃恰到好处的运用了这种规律,甚至是主宰了这种规律服务于自我。

  一方面是美元资产两面性的价格搭配控制,即美元汇率和美国股票价格涨跌匹配。另一方面就是充分运用美元报价体系的优势,组合价格体系的美元需要。美元是以全方位调整汇率组合,美元是以全视角组合价格搭配,美元是以全系统整合策略周期,美元是以长期要素控制和调节短期价格。

  因此,面对美元贬值,全球货币高涨,资源价格高涨,大宗商品高涨,以石油为代表的资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依然受制美元走势,黄金价格则是美元体系的后续保障,两者之间高涨的作用、影响和未来有不同结果。所以,面对美元贬值,我们不仅需要考虑价格因素,更应统筹价值体系和市场制度,而不是简单接应价格。美元是用制度战胜价格,用制度控制价格,制度的核心是技术。■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本文为《财经网》授权新浪财经中心(财经、科技频道)转载,并未授权新浪网合作伙伴转载,如新浪网合作伙伴擅自转载构成侵权,责任自负。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