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1日11:57 汇通网

  汇通网5月11日讯——在《纽约时报》最近的专栏,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将央行干预货币政策比作为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

  克鲁格曼表示,“我们该如何看待极低的利率?明尼阿波利斯前联储主席柯薛拉柯塔(Narayana Kocherlakota)给出了绝妙的类比。作为对宽松货币政策批评者的回应,柯薛拉柯塔表示,可以将低利率比作糖尿病患者必须要注射的胰岛素。这种注射不是正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且会有不好的副作用,但对于控制慢性疾病的症状是必须的。”

  鲍勃-墨菲(Bob Murphy)使用彼得-希夫经常采用的类比剖析了克鲁格曼的理论,并指出,“央行官员们向经济注入的并非‘胰岛素’,而是海洛因。”

  鲍勃-墨菲说到:“实际上,将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比作给‘瘾君子’海洛因更确切。是的,鉴于你多年来一直养成这一习惯及癖好,如果你突然将它拿走,病人会暂时承受痛苦。你会说:‘如果你将海洛因还给病人,情况就会回归正常,病人会好起来。’但问题是,要使经济最终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并使经济健康,你需要拿走海洛因……继续给予更大剂量的海洛因、更大剂量的注射会暂时缓解问题,但从长远看,更大的崩溃会发生在病人身上。”

  Tom Woods继续解释了这一货币政策海洛因的长期后果。“你可以通过进行更多的货币注入等措施将经济误入歧途,情况看起来确实进展顺利。真实情况却是:真正能存活的公司和行业被迫同那些只有靠廉价金钱才能存活的公司或行业竞争。当泡沫行业(或者否则无法存活的行业)开始经历困境,你不可以认为我们在理论上反对企业承受痛苦。我们希望资源能进入他们需要的地方,以满足人民的需要,而这正是经济衰退期间开始发生的。是的,没有人喜欢痛苦,但是你避免痛苦的方式是尽量不要创造当初导致痛苦的环境。”

  换言之,避免染上“经济海洛因”!

  骏利资本(Janus Capital)的比尔-格罗斯在最近的专栏指出,“这真的不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政府和中央决策者们将会持续地向‘瘾君子’定量提供海洛因——直到他最终死去。”

责任编辑:支全明 SF099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