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专家认为加息并不可取因会造成更多的货币流动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 11:38 世华财讯

  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王建撰文指出,中国生产过剩问题并没有消失;加息会鼓励热钱流入,迫使央行更多地投放基础货币,造成了更多的货币流动性,所以不可取。

  据21世纪经济报道8月7日报道,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王建撰文指出,2006年上半年数据显示,自年初以来我国经济存在加快增长趋势。2005年以来,受到产能过剩压力的钢铁、水泥等产业的增长率也在重新加速。

  文章认为,中国的分配矛盾还未获得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并没有消失,经济增长格局出现了新变化。

  首先,由于投资增长率最高,因此目前投资需求仍然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但是投资需求的拉力来源发生了变化。自2003年开始出现的投资高增长,明显是由属于内需部门的上、中游产业如

能源、矿产和原材料部门为主导的,但是2006年以来投资增长结构出现了新变化,消费类产业的投资高增长是被出口拉动的。这种情况自2005年以来就开始显露,这也与自2005年以来贸易顺差突然放大的情况相符。

  其次,2006年以来出现的一个新情况是货币的流动性突然增加,到5月份,广义货币的增长率已经比2005年同期高出4.4个百分点。在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下,央行收购外汇都是使用基础货币,而基础货币的投放都会产生放大效应,就是“货币乘数”,目前大约是1:4。以2006年前5个月广义货币增长率提高了4.4个百分点计算,大约比2005年同期多投放了超过1万亿元,而前5个月的贸易顺差同比增加了169亿美元,用这个新增的贸易顺差乘以美元

汇率,再乘以货币乘数,就是5400亿人民币,已经占到了2006年广义货币新增量的一半。所以,贸易顺差的放大看似与货币流动性的增加无关,实际是紧密相关。

  2005年前5个月出口增长率33.1%,2006年同比回落到25.7%,增长率回落却出现了面向出口的消费类产业投资高增长。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出口价格与利润上升带动了出口消费类产业的升级性投资增长。

  实际上,生产资料类产业的重新复苏也与出口有关。以钢铁产业为例,2006年前5个月钢材出口增长了154%,进口减少了26%,这一出一进使中国的钢铁产业增加了近1000万吨的新需求,相当于前5个月新增钢铁产量的近30%。从机械工业看,前5个月产值增长了22%,出口增长了26%,也具有出口带动型特征,因此制造业的投资大幅度增长,都与出口的扩张有关系。

  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了约3.4%,但是并没有挡住中国出口的高增长,反而使中国的贸易顺差突然放大。在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生产要素价格差距的情况下,调整汇率的结果,不仅不能纠正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差额,还会由于发达国家不得不继续接受中国的廉价产品,而导致贸易差额的进一步扩大。直到目前中国和国外的许多人仍然坚持认为,调整汇率就可以扭转贸易差额的扩大趋势,在中国的实例面前,这些人是否应该思考新的全球化格局对传统汇率理论的动摇呢?

  文章指出,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结论了:中国的分配矛盾和生产过剩矛盾并没有消失,但新的全球化格局和中国贸易顺差的扩大,给了中国缓解这些矛盾以新的出路。分配矛盾导致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导致出口增长,出口增长导致贸易顺差扩大与货币流动性增加,这是一条紧密相关的线索,也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格局的新变化。

  然而,即便是出口需求扩大能吸纳部分过剩产出,仍不能认为过剩矛盾已经不会构成对中国经济健康增长的威胁。生产过剩的程度可以用银行体系的存差来反映。2001?2003年,当年存差新增额平均是0.98万亿元,2004年是1.4万亿元,2005年猛增到2.92万亿元。2005年贸易顺差为1018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相当于当年国内储蓄净剩余的30%。由于贸易顺差仅吸收了国内产出剩余的不到1/3,国内的生产过剩现象仍很明显,表现在2006年的经济运行,就是CPI与PPI指数的下行。如果2006年的存差新增额保持2005年的增长幅度,即使顺差额增长到1500亿美元,也仅相当于国内储蓄净剩余的20%,所以绝不能认为中国面临的过剩矛盾已经缓解了,由于2006年贸易顺差所能吸收的国内净储蓄新增额比例可能小于2005年,2006年的过剩矛盾可能比2005年还大。

  文章认为,自2003年开始的投资周期到目前还没有结束,产能集中释放的时刻还没有到来,所以虽然我们对生产过剩矛盾的感觉目前还不特别强烈,但明、后年进入投资周期末尾了,过剩矛盾就会突出了。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有了前兆,2005年前5个月的新上项目计划投资增长了24.9%,2006年前5个月新上项目投资增长率为23.6%,1?6月进一步下降到22.2%,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并且都低于同期的投资增长率,对比2003年一季度本轮投资周期开始的时候,投资增长率当季为27.8%,而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增长率为63.3%,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当前投资增长的收尾性质。如果占新增需求一半的投资需求由于进入到投资收尾阶段,并转入产能释放,由分配矛盾所导致的生产过剩问题还是要到来。

  文章指出,目前有许多关于加息的主张,如果以上的分析有道理,则中国的生产过剩矛盾并没有解除,除非贸易顺差继续放大到足以消除国内过剩矛盾,否则就不可能出现持续的经济高涨,如此用加息来抑制“过热”的道理就是不成立的。因为人民币利率低于美元、欧元等国际主要货币是有利于抑制国际“热钱”流入的,反之则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在中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国际热钱本来就积聚了更大的炒

人民币升值的势头,加息只会对热钱的流入火上浇油,最终是迫使央行更多地投放基础货币,如此加息本来是为了抑制货币流动性增长,结果却是造成了更多的货币流动性,所以不可取。如果是为了抑制货币流动性增长,央行还有许多工具可使用,如对冲操作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两项工具央行一直都使用得很好。如果中国仍然是封闭型经济,选择宏观经济政策可以不考虑国际因素,但是在目前中国已经深深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背景下,仅仅关注一项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就远远不够了,这也是中国在改善宏观调控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