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各种重要数据和政策“你方唱罢我登台”,搅动得全球市场好不热闹。一片喧嚣之中,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仍在下调,凸显复苏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而上周数据公布最多并至关重要的当属美联储莫属,加息预期在缓慢升温之中再次出现新的反复。

  5月31日,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4月份美国个人消费开支环比增长1%,创2009年以来最大环比增幅;6月1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报告显示,5月份美国制造业活动扩张速度加快;6月1日,美联储发布“褐皮书”显示,4月至5月中旬美国大部分区域经济活动继续温和扩张。这些数据在市场的解读中,都成为美联储近期将启动加息的证据。不过,6月3日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新增就业人口创近6年来新低,这又给加息预期“泼了一瓢冷水”。

  美国劳工部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美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仅3.8万个,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5万个,创2010年9月以来新低。劳工部还将3月和4月的新增就业人口数量下调了共5.9万个。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贾森弗曼表示,月度数据波动及电信行业的罢工事件导致了5月新增就业岗位出人意料的走低。从4月起,美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威瑞森公司持续发生多起大规模罢工。

  在5月就业数据公布之后,市场预期美联储6月加息的概率从之前的20%左右降至个位数,7月加息的概率也从此前预计的59%降至37%。路透社针对23家初级交易商展开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访问的19名初级交易商称,美联储将在6月14日-15日的会议上,维持指标利率在0.25%-0.5%不变。不过多数人仍认为,联储将在9月底前调升联邦基金利率目标0.25个百分点。

  美联储去年12月启动近十年来首次加息,但此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金融市场大幅波动令其对美国经济前景担忧增加,在今年的三次货币政策例会上美联储均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美联储将于6月14日-15日、7月26日-27日和9月20日-21日举行接下来的三次货币政策例会。

  本周一,美联储主席耶伦将发表讲话。这是6月货币政策会议之前,决定市场预期的最后一个风向标。虽然她反对委员会过分解读这份报告,但现在看来美联储不太可能在6月会议上加息。此外,本月将举行的英国退欧公投,也可能会导致美联储推迟加息。

  分析认为,综合美联储近期的数据、报告以及对外表态情况来看,美联储意在给市场留出充分的准备余地,以便最大程度上消化加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做法并非美联储“慈悲为怀”,而是担忧“美国经济面临全球风险”。只不过,最大的风险因素却是美联储自身的政策,这也是美联储一手给自己造成的悖论。

  美指K线图:

图1图1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