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1日 17:40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 8月11日下午消息,彭博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陈世渊和欧乐鹰近日发布报告,其中指出,中国央行[微博]的举动表明其对人民币汇率的管理进入一个新阶段。

  中国央行的举动表明其对人民币汇率的管理进入一个新阶段。

  中国央行周二将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调低1.9%,创出纪录最大调降幅度。央行还表示,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每日中间价将更密切地反映市场行情。鉴于人民币市场承受着贬值压力,这预示人民币将会进一步下跌。

  随着央行决定让市场在管理汇率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标志着政策的重大转变。这个政策出台时间也较为合适,恰逢中国出口竞争力需要得到提振之际。

  重振呈下降态势的出口(7月份出口同比萎缩8.9%)需要人民币更明显的贬值。我们所作的估算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每下跌1%,将能在三个月后提升出口增长1个百分点。

  风险在于人民币贬值会引发资本外流,从而冲击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经过我们计算,人民币兑美元每贬值1%,可能造成约400亿美元的资本外流。

  中国领导人也许认为在数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存放在央行的大量银行存款,以及受控的资本账户支持下,他们可以应对资本外流带来的任何风险。

  让人民币竞争性贬值有可能增加中国与贸易伙伴的摩擦,对中国想让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微博])SDR篮子的期望不利。不过鉴于出口处于背水一战的境地,中国领导人可能把这些作为次要考虑因素。(陈世渊(Fielding Chen)和欧乐鹰(Tom Orlik),彭博经济学家)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