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降低融资成本 须容忍人民币贬值

2014年12月30日 00:01  中国经济周刊  收藏本文     

  请别再造“钱荒”

  钮文新

  货币市场利率最近一路上扬,似有再现“钱荒”之势。年底了,商业银行在考核压力下,流动性需求加大,这是“旧常态”,历年的此时此刻都是这样。但是,因为历来如此,现在利率大幅上涨就是无害的、正确的、不用管理的?一些官员、学者都有这样的心态。

  实际上,过去“钱荒”屡屡发生,已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比如,民间投资意愿不断降低;民营企业扎堆的地方,金融链条随时都有断裂的风险;中国经济主动性增长动力因此下落,过多地依赖政府投资“托底”;中国金融、货币投机呈爆发式增长,金融空转阻断利率传导,金融结构因此而极度扭曲,短期行为不仅体现在银行负债端,而且体现于银行资产端;等等。现象和结果很大程度上都是起因于“货币市场利率长期高位运行,经常大起大落”。更严重的问题是,某些相关主管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把责任推卸给实体企业。

  为什么此时此刻任由货币市场利率暴涨?有人一定会说,新股发行期短期借贷增加与银行年底资金紧缺两者叠加,故而形成今天的状态。但当真如此?我认为这是借口。原因是,这个所谓的“叠加”是在市场预期之内的,不仅商业金融机构知道,央行[微博]也知道。既然如此,市场规律不支持这样的大幅上升。懂得市场的人都明白,如果市场早已预期强烈的事情,市场必定会提前反应,其结果是市场变化反而不会过分剧烈。那为什么货币市场利率会出现如此剧烈的直线拉升?莫非是央行在刻意为之?

  我的理解是:央行这样做是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也就是说,为了防止或拒绝人民币贬值,而不得不拉高利率。如果我的判断没错,那么,这是短期的权宜之计,还是长期的既定方针?如果是权宜之计,我们姑且不表;但如果是长期的既定方针,那问题就大了。因为,以高利率逼迫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企业融资成本不可能下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还会加大,中国经济内需会更加疲弱,通货紧缩必然发生。

  凭什么断定央行有意推高货币市场利率是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当2014年11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进一步乏力之后,央行宣布降息,也正因如此,人民币即期汇率开始大幅走低,大致从6.12附近一路贬值到6.21附近;而中央银行的意愿却与此相反,不断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向升值方向运动。这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人民币中间价和即期价格背道而驰。

  不错,如果没有拉高利率的配合,央行就很难引导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这是基本的经济原理。我们一直疾呼:不能让人民币汇率绑架利率政策;更不能让所谓“三元悖论”的错误理论误导中国的货币政策制定。现在发生的问题恰恰如此,央行试图让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意愿,绑架了中国的利率水平,进而绑架了中国的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绑架了中国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

  笔者认为,中国政府要把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压下去,必须容忍人民币汇率的适度贬值,这一点毋庸置疑。

  (作者系CCTV证券资讯频道总编辑)

文章关键词: 利率钮文新贬值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国足右路大将意外受伤 佩兰寻进攻组合
  • 娱乐党媒:赵本山脱离主流文化 困在囚笼里
  • 财经报告:中国养老金隐形债务或达86.2万亿
  • 科技雷军背后 谁在押宝疯长的小米
  • 博客揭秘关押腐败高官的秦城监狱(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百强揭晓 北大第一
  • 刘杉:养老金账户改革谁受益
  • 余丰慧:楼市不是想救就能救的
  • 如松:石油风暴之下谁也跑不掉
  • 叶檀:债券市场可能出现局部崩塌
  • 连平:新常态需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
  • 齐俊杰:五险一金凭啥占工资的一半
  • 杨剑波:我诉证监会一审结果的感想
  • 如松:俄罗斯卢布危机难说结束
  • 易宪容:政府政策再催A股“疯牛”
  • 沙黾农:5000点是A股的价值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