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美债陷阱 人民币国际化改革亟待提速

2013年10月17日 23:59  期货日报 

  美国当地时间16日晚,美参众两院终于表决通过了提高债务上限并结束政府关门的议案,目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将议案签字成法。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债务违约风险仅是延后,并未根本化解。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我国应未雨绸缪,适度减持美债,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同时,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改革,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在今年5月份已突破1.3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中国3.6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在美国货币超发的背景下,我国承担了大量的“通货膨胀税”。

  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李稻葵[微博]认为,中国应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减持美债。他建议出售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的一半,将资金配置到另外三类金融资产上:一是购买在中国经营,并在全球各地证交所上市的所有跨国公司至多5%的股票,相当于投资自己;二是增持美国以外所有评级高于AA+的主权债券,规避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贬值的风险;三是购买成熟市场经济体公用事业公司至多5%的股票。

  知名财经评论人士余丰慧认为,中国应增加海外实体投资以及资本市场投资组合比重。在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石油进口第一大国的背景下,可考虑利用外储进口石油,建立超大规模的战略性石油储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微博]认为,摆脱美元霸权和“美债陷阱”的唯一出路是创造出美元和美债的替代物。欧洲为摆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痛下决心创造了欧元。中国要摆脱对美元和美债的过度依赖,正确的战略是加快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社科院一份题为《国际化战略中的人民币区域化》的课题报告指出,一旦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我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所处的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北京中期副总经理王骏认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人民币首先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然后成为国际投资货币,最终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改革的过程中有三道难关:实现资本账户可兑换、汇率和利率的市场化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这三方面均有望在李克强总理力推的上海自贸区实现。

  “国际化的货币要能够自由兑换,市场化定价,还要为持有者提供丰富的投资产品。”王骏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红利与风险并存,在此过程中应优先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并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农业部发文:转基因食品致绝育纯属造谣
  • 体育人民日报:捧杀棒杀国足都无益
  • 娱乐曝章子怡汪峰恋情升级 逛赌城买情侣饰品
  • 财经多地公积金告急:资金被挪用建设保障房
  • 科技手机剩余流量再起纠纷:用户再告运营商
  • 博客台北人强烈推荐的美食夜市(图)
  • 读书趣解:西门庆与武大郎都靠女人发财
  • 教育大学要求贫困生演讲比穷 国考报名
  • 张化桥:中国银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 刘杉:人民币再启升值周期
  • 安邦:中国应加快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
  • 叶檀:美国扼住国际能源咽喉
  • 徐斌:看毛片和做爱不是一回事
  • 花木兰:美国会用硬币解决债务危机?
  • 陶冬:2014年全球经济三大看点
  • 海啸:美国政府的“关门”战术
  • 谢作诗:土地流转是经济转型首要问题
  • 张明:世界经济开始重振信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