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管局副局长: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入全新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04日 11:39  《中国外汇》

  专访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邓先宏

  文/ 《中国外汇》编辑部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决定自2012年8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这是我国外汇管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大改革举措。此举不仅是对现行核销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今后进一步推进外汇管理其他领域改革的先导,标志着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一个全新时代。

  追溯改革的足迹,不难发现,此次改革方案经过了反复论证和实践检验。外汇局从2005年起就开始探索并不断推进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在坚持促进贸易便利化、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前提下,本着“先易后难、稳妥推进、逐步到位”的原则,先后经历了进口付汇核销改革、进出口核销整体改革试点和此次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等几个阶段。这个“分步走”的战略,充分体现了外汇管理部门对此项该给的高度重视和审慎安排。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什么?与原有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比较,有哪些根本性变革?改革之后企业、银行将享受哪些便利?外汇管理的工作重心又有什么转变?……在改革即将全国推广之际,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方案主要顶层设计者之一——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邓先宏。

  《中国外汇》:从8月1日开始,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就要在全国推广了,作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方面的一项重大变革,它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 

  邓先宏:首先,这次改革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加快改革进程。在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快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在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要求,“进一步推进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为企业贸易外汇收支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其次,改革也是为了适应我国涉外经济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现行进出口核销制度建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不断调整、完善,这一制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与我国宏观经济和外贸、外汇形势是相适应的,对维护我国涉外经济金融安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进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方式日趋复杂和多样,这种“一一对应、逐笔核销”的管理方式,不仅占用了大量外汇监管资源,无形中也增加了外贸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银行的工作负担。尤其是在当前我国进出口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推广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对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改革还是外汇管理部门自身职能转变的迫切要求。2002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截至今年二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已达3.2万亿美元。在此背景下,外汇管理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从资金大规模流出转为资金大规模流入,工作重心相应地从“宽进严出”转为重点防止异常跨境资金流入,同时注意防范资金大规模集中流出可能带来的风险。这就要求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必须进行调整,需要建立起一套能够适应市场机制运行客观要求的,并能有效实施均衡管理、双向调节的贸易外汇管理体系。

  《中国外汇》: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主要有哪些内容?

  邓先宏:2005年以来,我们就开始探索并推进核销制度改革,促进贸易便利化:先后在中西部省区推介远程核销监管模式,在出口贸易重点地区分批推广了“出口收汇网上核销”的业务模式,在全国推广进口付汇核销改革,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规范管理、简化手续。经过这些的实践和摸索,我们在统筹考虑贸易便利化与有效管理的基础上,最终确立了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即以改革为龙头,整合完善现有法规和系统,转变外汇管理职能,实施总量核查、动态监测、分类管理,达到既能便利企业又能实现有效监管的政策目标。 

  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

  一是改革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方式。外汇局取消企业货物贸易逐笔核销和联网核查,依托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全面采集企业货物进出口和贸易收支的逐笔数据,定期核查企业货物流与资金流总体匹配情况,便利合规企业贸易外汇收支;对存在异常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测,必要时实施现场核查。

  二是对企业实施动态分类管理。外汇局根据企业贸易外汇收支的合规性及其与货物进出口的一致性,将企业分为A、B、C三类。A类企业进口付汇单证简化,出口收汇无需联网核查;对B、C类企业在贸易外汇收支单证审核、业务类型、结算方式等方面实施严格监管。外汇局根据企业在分类监管期内遵守外汇管理规定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分类级别可升可降。

  三是调整出口报关和出口退税业务流程。出口企业在报关时和申报出口退税时,均不用再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税务部门参考企业出口收汇信息和外汇管理分类情况,审核企业出口退税。

  《中国外汇》:为稳妥推进改革,从去年12月1日起,外汇局在江苏、山东、湖北等7个地区进行了试点,试点效果如何?

  邓先宏:一是企业对外贸易收付汇时间缩短,成本降低。企业外汇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往返外汇局、银行之间的“交通成本”和人员费用大为减少。抽样调查显示,年进出口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的中型企业,一年可节省核销人员工资等相关费用在7万元以上。改革后,95%以上的守法合规企业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都能够享受到充分的政策便利,只有极少部分存在可疑或违规行为的企业要接受较为严格的监管。 

  二是银行柜台办理贸易收付汇效率明显提高,服务水平大幅改进。抽样调查显示,银行柜台办理收结汇业务的时间平均缩短6分钟,售付汇时间缩短10分钟。

  三是外汇局监管效率提高,加强了风险监管。通过总量核查,试点地区外汇局由对超过15万家企业逐笔收付汇的监管,转为针对存在异常贸易收支的约2万家企业的重点监测,有效提升了监管效率;同时,通过对企业主体实行动态监测和分类管理,实现了对可疑情况和违规企业的精准打击,切实提升了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的有效性。 

  总体上,这次改革试点方便了银行和企业,而对外汇局则在提高监管效力的同时,工作任务也更重了。因此,社会上有句话来形容这次改革成效,我觉得有一定的代表性,那就是:幸福银企千万家,辛苦外汇一条线。

  《中国外汇》:作为完善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这次改革对外汇管理部门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邓先宏:一是落实外汇管理理念转变的具体体现。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通过建立非现场核查与监测预警、总量核查与分类管理等新型管理手段,有效地将外汇管理理念转变落实到了具体管理制度中。改革之后,外汇局以企业主体作为监管对象,对企业实行分类监管,这种做法既有利于集中监管资源,加大对风险企业的核查力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打击”。又有利于鼓励和引导企业走上合规道路,不断提高企业的诚信守法意识。 

  二是为今后进一步推进外汇管理其他领域改革提供了借鉴。这次改革是以风险可控为底线,在实现对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流动全口径监测分析、有效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基础上,减少事前审批,重点加强事后监测管理,最大程度地便利市场主体对外贸易投资活动。此次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的实施,不但是对传统核销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也给服务贸易,资本项目等其他外汇管理领域的改革提供了借鉴,为充分发挥外汇管理服务经济发展功能,实现服务涉外经济发展和提升监管效率的有机统一奠定了基础。

  《中国外汇》:我们知道,改革之前外汇局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核心是将企业货物流、资金流信息逐笔比对,改革后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邓先宏:改革后,综合分析与非现场监测将成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工作的重点。这既是今后外汇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也是后续高效开展现场核查、科学实施分类管理的基础,更是各级外汇局根据国家外汇收支形势及工作重点,结合地区贸易外汇业务实际,因地制宜实施管理及实行差异化管理的主要抓手。 

  综合分析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开展。宏观层次上通过对地区资金流与货物流缺口、贸易信贷余额等总量差额情况的分析判断,掌握地区贸易资金流动的规模、趋势和方向,确定资金流动处于偏流入还是偏流出状态,再结合国际收支形势及外汇管理工作重点等因素,综合确定地区总量核查指标阈值档位;中观层次上从行业类型、经济类型、贸易方式、企业规模、地区构成等分类层次入手,分析地区内资金流与货物流缺口的构成结构及贡献度,进一步解析总量差额构成及变化趋势,圈定待重点监测行业类型、贸易类型、地区分布及企业类型等;微观层次上通过对重点监测企业总量核查指标的企业分布和趋势变化、不同类别重点监测企业数量和总量差额及其贡献度、重点监测企业各项业务总量差额及其贡献度等方面的分析,确定监测工作次序,持续深入开展非现场监测。同时,利用微观的监测结果,分析和印证宏观、中观分析结论,评估阈值档位的合理性。 

  非现场监测是综合分析的落脚点,是开展现场核查和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的重要基础。非现场监测的目标,一是落实综合分析结论,跟踪分析辖内企业贸易外汇收支特点,发现异常或可疑情况,锁定需要现场核查的企业主体。二是总结微观监测经验,快速反馈市场信息,提出完善监管的政策建议。

  《中国外汇》:这次改革涉及到银行为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的方方面面。对于银行未来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有什么要求? 

  邓先宏:对于银行来讲,要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认真学习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相关政策法规,熟悉业务系统。要明确改革思路和银行自律的要求,明确改革前后管理措施的变化、业务流程和风险点,掌握监测系统银行版的各项操作。二是要将分类管理原则与了解客户原则相结合,切实承担起对企业贸易收支的真实性审核责任。三是向外汇局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送国际收支和货物贸易核查等各类信息数据。四是提高政治敏感性,在有效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配合外汇局平稳推进改革,防范风险。

  《中国外汇》:就广大涉汇企业而言,在享受最大程度便利的同时,在日常经营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邓先宏:涉汇企业既是货物贸易外汇监管的主体,也是外汇管理部门服务和支持的对象。对于企业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要准确理解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相关政策法规、熟悉业务系统操作,明确改革后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业务流程的变化,掌握监测系统企业版的操作方法。二是要按照外汇分类管理的政策要求,守法合规、真实经营,争当A类企业。三是要切实做好自律,及时改进和完善内部管理方式方法,形成一套较为严格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坚决树立守法诚信经营的自律意识,以顺应改革提出的挑战。四是要继续加强与外汇管理一线人员的主动沟通和及时交流。一方面要准确、及时、全面地完成外汇局要求的各种信息申报和报告要求,另一方面,要主动向外汇局解释和说明自身业务特点和经营中遇到的突发问题。特别是贸易外汇收支遇到难点和困惑,要注意及时向外汇局汇报和寻求政策服务,既可以加强政策理解、确保合规经营,也能够起到提前报备、减少事后现场核查的作用。

  《中国外汇》:改革后的贸易外汇管理将是一种新型模式,这对外汇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外汇局应如何适应这种转变?

  邓先宏:改革后,将建立起对进出口统一进行主体管理的新型贸易外汇管理模式。其在便利金融机构、企业操作和提升外汇监管效率的同时,对我们外汇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转变,各级外汇局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 

  第一,确保人员转型到位。结合改革后业务流程的变化,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重新调配业务人员,着重加强非现场监测核心业务环节的人员配置。业务人员应全面熟悉业务流程,掌握关键业务环节。非现场监测人员应熟练掌握总量差额分析和综合分析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角度分析货物贸易外汇收支情况;现场核查人员应正确使用现场核查方法,做到依法行政。 

  第二,确保政策执行到位。一是通过参与总局组织的各项专项培训和分局自主组织的学习,正确理解改革理念,熟悉业务流程并掌握关键业务环节的处理方法,全面完成辖内外汇局、银行和企业培训组织工作。二是按照总局宣传口径,及时向地方政府、海关、商务和税务等部门通报政策措施,向银行和企业进行政策宣传,并充分发挥银行对企业的柜台宣传作用。三是建立定向联系机制,大力加强各分局间的工作交流。 

  第三,确保系统熟练运用。一是分局业务人员应提前熟悉系统,掌握监测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操作和应用。二是提前做好名录信息的核对及补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信息补录、存续期贸易信贷数据处理等各项工作。三是根据各地区货物贸易外汇收支情况,研究总量差额、总量差额比率、资金货物比、贸易信贷报告余额比率等指标阈值。四是做好技术支持工作,为下属外汇局和辖内银行和企业正常登录监测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包括监测系统的网络连通、客户端环境设置、用户管理、密码维护、权限分配和访问测试等。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广州越秀区委常委方大国已停职接受处理
  • 体育美网-费德勒进8强 纳达尔因伤无缘中国行
  • 娱乐张馨予发律师函回应夜总会坐台传闻(图)
  • 财经内贸十二五规划将出台 促消费政策或加码
  • 科技三星检查250家中国代工厂:排查童工问题
  • 博客花总:私人飞机那些事儿 拍打能治百病?
  • 读书谁把日孝子逼上杀母路 无胸罩日真空美女
  • 教育网友晒读大学成本:翘30天课损失iphone
  • 育儿80后升职与生育之惑 中国式暑假的困惑
  • 健康教你识破养生骗局 吃太饱会撑出十种病
  • 女性王菲夫妇制服情侣装 最著名时尚官司
  • 尚品大牌明星红毯珠宝 中国大闸蟹入侵德国
  • 星座漫画:12星座斗情敌 测试他撒谎吗
  • 收藏文革全套价差20万 五小时追回千万元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