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员国是否可以退出欧元区留在欧盟

  陈东海

  在德国总理默克尔所在党派基督教民主党联盟投票赞成为欧元区各国提供一种“自愿”退出欧元区的机制之后,讨论退出欧元区的问题,已是有现实意义的事情了。欧元区能否生存、未来是扩大还是缩小范围,可以先从经济角度上,从分析现阶段的欧元区的利弊得失开始。

  建立欧元区的最大理由就是,统一的货币区,符合最优货币区理论,可以减少统一货币区经济交往和经济要素流动的摩擦成本。虽然目前为止,也没有看到综合摩擦成本的计量化公式和数据,不过经济交往中的不同货币间的汇兑成本可能是摩擦成本中主要的直接成本。欧元区内部贸易量已超过3万亿欧元,假如没有欧元,即使是其汇兑成本高达贸易量的百分之一,其摩擦成本也就是300亿欧元。何况贸易付出的摩擦成本,正是银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的来源之一,“肉烂了在锅里”。所以,即使没有欧元区,或者退出欧元区,所需要付出的直接摩擦成本并不大。当然,除了汇兑成本之外,统一货币区可能节省一些间接摩擦成本,但是这些成本暂时无法直接计量,可以不予考虑。

  加入欧元区,相对于像希腊、爱尔兰这样的边缘国家,甚至像西班牙这样的中等国家,某些时间段内确实可以降低融资成本。这些国家加入欧元区以后,使用了更为强势的欧元,所降低的融资成本,正是来自于强势经济体的利益让渡。而德国、法国在使用了比其原来自身货币弱势的欧元之后,融资成本反而上升了。何况法国、德国是欧元区内部的资本输出国,其输出资本的利率也就相应降低,收益下降。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对于整个欧元区来说,所谓降低融资成本的作用,实际上很小。

  再说,那些边缘国家从降低融资成本的角度考虑进入欧元区,正反映了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想偏差。为了融资成本低而进入欧元区,正是秉承了凯恩斯赤字发展思想,体现了利用赤字来发展经济,靠花费子孙的钱来搞过度福利等观念,而这些正是造成目前严重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所以,这种路子已被债务危机证明行不通。

  实际上,边缘国家留在欧元区可以降低融资成本的理由,也已被现实所粉碎。去年4月,希腊债务出现危险信号后,国债收益率就突破了7%的界限,导致其债务危机正式爆发。在危机最剧烈时,其国债收益率达到100%以上。而在上月,意大利的国债收益率也突破了7%,引致债务和政治危机爆发。而在本月17日,西班牙的国债收益率也突破了7%,也达到了危机的临界水平。所以,所谓加入欧元区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其实也是不可靠的。那些为了降低融资成本而试图加入欧元区的国家,现在不能不在这个问题上三思了。

  从欧元区的核心国家来说,其在欧元区内也并非都是利大于弊。目前欧洲债务危机早已从边缘国家传播到西班牙等中等国家,并且波及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最近又在逼近法国。由于法国经济增长状况不佳,财政和债务水平较高,赤字比例较高,市场预期法国将步意大利后尘。近日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至接近4%,与德国同期国债收益率的价差突破200个基点,为欧元区创立以来的首次。法国的AAA级评级随之摇摇欲坠,很可能成为继美国之后再一个失去3A级评级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如果法国真的爆发债务危机,欧盟和欧元区的两大支柱就崩塌了一个,大厦事实上就倾覆了。

  而对于德国来说,虽然使用欧元比使用马克的汇率要疲软,但德国来自弱势货币导致的贸易上的好处,正被不得不援助贸易逆差国家而冲抵。更何况德国出口产品的品质在世界上很有竞争力,其价格弹性小,不一定非要弱势货币的加持不可。

  至于认为统一的货币区可以增强各个成员国家抗风险能力的看法,现在看来也不一定符合实际。2008年美国暴发次贷危机,欧元区并没有免受波及,反而在被其冲击的个别国家引发了危机,并且蔓延至欧元区的诸多国家,这说明统一货币区有“木桶效应”,危机会从最弱小的短板国家开始蔓延。其实,中国在历史上的三国争霸时代,曹操妄图借强势军力一统江南,把所有的战船都通过铁链连接在一起,以增强每个军舰的抗大风和颠簸的能力,但是最后被一把火烧光,无一可以逃生。这个史例,难道不值得欧元区借鉴?

  在之前,对于退出欧元区问题,欧元区国家想都不敢想。欧洲央行和一些欧盟领导人还威胁说,谁退出欧元区,谁就必须退出欧盟,并且强调未来谁加入欧盟谁就必须加入欧元区。但是,近日德国执政党通过了新的建议却是,那些不具备条件或者是想退出欧元区的国家,在退出欧元区以后,可以继续留在欧盟。实际上,退出欧元区,并不妨碍留在欧盟,更无损于欧洲一体化。

  既然德国执政党性建议已为欧元区退出机制打下了基础。那么,在欧元区的优势基本丧失的情况下,各国对是否留在欧元区的决策,也就简易多了。

  (作者单位:东航国际金融公司)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