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外汇 > 欧盟有意推出欧元债券 > 正文
□李相栋
在欧债危机爆发两年多时间里,危机每一次升级都倒逼欧元区经济体在救助规模和救助方式等方面采取新的应对措施。近期的标志性事件是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7%的“生死线”界限,这意味着意大利国债融资成本是德国、美国等高等级国家的两倍之多,现有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救助模式将无力对其进行救援。
在此背景之下,一种新的救助模式——“欧元债券”呼声日高。所谓欧元债券是指把欧元区17个国家视为一个整体,由这个整体作为实体面向投资者发行国家债券。区别于独立国家国债的运作模式,欧元债券由成员国提供联合担保。从具体操作来看,分别有用欧元债券完全取代各国国债、部分替代和仅仅取代危机国的债券三种操作方案。但采取何种操作方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欧元债券的可行性以及实效性。
以与欧元区经济体规模相当的美国作为参照,截至2011年6月底,欧元区整体国债负担率约为87%,低于美国接近100%的水平,且最近十多年欧元相对美元的价值处于强势地位,欧债危机的持续时间和波及面远超美债危机,这都说明以欧元区整体信用为担保的欧元债券存在着较大发挥空间。
但从欧元债券与美国国债的比较来看,欧元债券真正被投资者所接受并且能够化解欧债危机的重要前提是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信用提供担保,即有统一的财政部和严格的财政纪律。这意味着欧元区经济体如果想继续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其必须得超越现在的融合程度,建立市场信赖的削减赤字和加强财政纪律的机制。
另外,欧元债券的潜在购买者预计将包括欧洲央行、私人投资者、主权财富基金以及IMF等机构,其中欧洲央行将会发挥关键作用。如果欧洲央行如美联储般扮演“定海神针”的角色,那么欧元债券能够真正取信于投资者。但前提是需要强有力的统一财政部门提供隐性担保,否则,欧洲央行的无原则救助极易引发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
因此话说回来,虽然欧元区的融合程度远超全球范围内国家间的合作和一般性的地区合作组织,但是在政治合作上,欧元区仍旧是一个相对松散的“同盟”,其后果是在关系各国利益的重大问题的决策议题上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讨价还价”,决策低效率无疑迟滞了救助的最佳时机。
展望未来,如果欧元债券真的推出,相信投资者会给予融资支持,这将降低主权债务的融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甚至是彻底摆脱欧债危机。但从长期来看,欧元债券的推出需以财政统一作为基础,欧债危机的真正解决取决于欧元区的长期经济增长能否走向正轨。(作者单位是银河证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