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德国售债不足虑 欧盟积极行动为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4日 08:44  环球外汇网

  德国隔夜标售国债状况不佳导致市场一片哗然,引发了欧债危机恐进一步蔓延至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的担忧,在此打压下,市场风险偏好情绪呈直线下挫之势,以欧元为首的风险资产一时间涌现大量抛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德国售债不足为虑,欧盟积极拿出拯救欧元区的可行方案才是重中之重。

  昨日德国经受了最不成功的一次国债发售,但就目前环境而言,这是在情理之中的。因昨日欧盟委员会将召开会议,商讨解决欧债危机的具体措施,在此之前,就已经暴露出有三种可行方案,其中以欧元区共同债券为主。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欧元区各成员国的国债发售持观望态度,德国也不能幸免。

  这种做法是完全正确的。

  欧盟委员会在当天发布的长达38页的《关于发行“稳定债券”可行性的绿皮书》中提出三种方案,其中一条是:欧元区发行统一债券,17个成员国为共同债券提供共同担保并停止发行各自的国债。

  若这项方案通过,德国昨日的售债可能是历史上最后一次,风险较大,若不能通过,德国还将拍卖国债,投资者以后有的是机会购买,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就目前欧元区混乱不堪的情况而言,欧盟积极拿出拯救欧元区的可行方案才是上策。

  德国售债不佳

  根据德国央行数据显示,德国本次发售2022年1月到期国债,整体投标量达38.89亿欧元(52.1亿美元),目标上限则为60亿欧元,收益率达1.98%。

  但此次拍卖实际只出售了36.44亿欧元,德国央行保留了23.56亿欧元债券,如果计入德国央行持有的国债,认购率才达到1.1倍。否则就是0.65倍。

  这是欧元问世以来德国最不成功的一次国债发售,10年的年均回报率只有将近2%,回报如此之低。商业银行只买了36.44亿欧元债券,所以在60亿欧元债务中,德国央行必须要承担39%。

  丹麦银行Danske首席分析师Jens Peter Sorensen称:“拍卖反映的不是对德国政府债券不信任,而是对欧元很不信任。”

  因此,欧盟需尽快采取行动。

  欧盟并未尽力的3大理由

  投资者目前对欧盟领导人极度失望,因其并未尽力应对该地区的债务问题,以下是3大理由:

  1.仅仅改革是完全不够的,过去一个月,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府纷纷换届,新政府均承诺执行必要的财政和结构改革。尽管这表明他们已经取得了部分进展,但投资者都明白,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完成的,还不足以阻止欧债危机恶化。

  2.欧盟缺乏火力。在改革进行之际,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可能会逐渐退出欧债市场。尽管欧元区政客成功扩大了EFSF规模,但这个规模完全不足以解决欧债问题。

  3.救世主还没有出现。目前唯一发挥作用的只有欧洲央行。但不幸的是,欧洲央行和德国政府一直在欧洲央行是否购债方面争论不休。德国认为,欧洲央行购债完全超出了职责范围。近期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欧洲央行购债违反了欧盟律法。对此,各方专家展开了辩论。

  欧盟委员会还未有定论

  欧盟委员会在当天发布的长达38页的《关于发行“稳定债券”可行性的绿皮书》中提出的三种方案是:

  一、欧元区发行统一债券,17个成员国为共同债券提供共同担保并停止发行各自的国债;

  二、欧元区发行统一债券,为部分重债国融资,所有成员国提供共同、有限的担保,但仍各自发行国债;

  三、欧元区发行统一债券,替换一部分成员国国债,各成员国根据所替换的份额提供相应担保。

  消息人士称,由欧洲央行(ECB)对上述债券进行担保的提议并未出现在方案中。

  然而,由于德国强烈反对稳定债券计划。

  欧盟委员会还没有最后结论,市场寄希望他们尽快拿出解决方案,但德国能否让步,现在还很难看出端倪。

  那么,这对投资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若欧洲不能在政策上找到解决方案,欧债风险将给外围国家,甚至欧洲大陆带来流动性问题。因欧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短期内市场波动性依旧很高。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