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复苏告急 美联储QE3子弹已上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3日 09:24  环球外汇网

  随着奥巴马总统签署参议院通过的债限方案后,美国债务危机终告一段落,市场焦点重新转移至全球经济放缓上面。近期,美国经济数据再度表现糟糕,二季度GDP、ISM制造业等经济数据暗淡,美国股市持续重挫。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不到1%,经济学家纷纷下调下半年经济增长预估,同时,美联储(FED)内部决策者可能会开始考量祭出新一轮货币刺激措施,借此支撑经济复苏。

  曾任美联储货币事务部(Division of MonetaryAffairs)副主任的RobertoPerli表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至少会就政策选项进行激辩,也就是他们应如何行事,以及期望从中获得些什么。”

  目前担任国际策略暨投资集团(ISI Group)政策研究部主任的Perli指出,“美国上半年经济增长逼近零,情势相当危机。”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8月9日将举行议息会议,这将成为全球市场瞩目的重大事件。不久前,美国政府将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年率下修至0.4%,第二季度则增长1.3%,使美联储6月预估今年经济增长2.7%-2.9%的说法增添忧虑。

  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反映美国经济扩张主要指标的制造业指数7月骤然跌至两年来最低水平。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一公布的制造业报告显示,7月制造业指数表现相当糟糕,该指数为50.9,创两年来新低,这表明美国制造业几乎没有实现增长,同时意味着美国经济很难在短期内出现快速反弹。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rnanke)7月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假如经济迟滞不前,美联储可能进一步采取行动,其中包括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伯南克表示,同时,美联储可能会调降支付银行业的超额准备金利率,承诺维持资产规模在空前规模不变,并将超低利率维持在较长一段时间。

  不过,伯南克若扩大美联储2.87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恐怕会遭遇区域联储主席的反对,费城联储主席普罗索(CharlesPlosser)就是其中之一。普罗索曾表示,购买国债和超低利率已经造成长期通胀风险过高。

  今年上半年, 美国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率飙升,相比之下,即使美联储会实行6000亿美元国债购买计划,同期GDP增长仍就放缓,说明量化宽松政策基本失效。

  美联储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喜欢更加通胀指标进行,也就是提出食品和能源的个人消费者支出物价指数(PCEPI),在截至5月底最近3个月中,个人消费者支出物价指数年率以2.2%增长,反观截止1月底这3个月中,该指数年率升幅仅为0.7%。

  里奇蒙德联储主席莱克(Jeffrey Lacker)上周在演讲中表示,“考虑到目前的通胀情势,在此时间点上祭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似有可能会将通胀风险推升更高水平,且对刺激实际经济增长帮助有限。”

  高盛集团(GoldmanSach)认为,美联储在2013年以前不会提高利率。美联储推行宽松政策可能需要的条件是:第一,经济衰退风险明显;第二,经济增长持续疲弱,核心通胀下降,通胀预期或许也在下降。

  高盛预计美国第三季度实际GDP会略有回升,至2.5%,第四季度的增长幅度预计为3%到3.5%。2012年要观察有无降级可能。预计失业率继续居高不下,到2012年年底,失业率仅会小幅下跌,跌至8.8%

  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驻美国首席经济学家Dean Maki将美国本季与接续五个季度的增长预测值,整整下调1个百分点。Maki预期7-9月这季经济将增长2%。

  假使本周五公布的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再次显示就业增长未达降低失业率所需的水平,经济学家们可能会进一步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估。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上月出席国会作证时表示,美联储会无法确知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产生何种影响。他当时称,“针对宽松政策,以及运用这些手段伴随而来的潜在风险和代价,我们的经历仍相对有限。”

  伯南克表示,“审慎制定刺进政策代表我们必须衡量其功效,并在当期经济情势需要,得实行额外货币刺激措施,同时也需要考虑其它可行的替代方案。”

  纽约研究机构RDQ Economics LLC资深经济学家Conrad DeQuadros指出,“美联储前两次量化宽松措施适得其反。QE2不仅没有拉经济一把,反而推高物价、经济活动趋缓,对经济造成伤害。FOMC的部分人士可能会认同此观点。”

  不过,DeQuadros也指出,美联储部分决策人士的影响力不及FOMC中的核心决策人士,深信高失业率和疲软的经济将促使美联储推出新一轮宽松政策。

  (邱建 撰稿)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